
生活中心/高子涵、董子誠 台北報導
每年921是國家防災日,內政部舉辦"114年國家防災日啟動活動",由內政部長劉世芳、交通部長陳世凱攜手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跨部會和各地方政府,公私協力提升災害防救韌性。經濟部水利署也提倡全方位生活防災整備,緊急避難包營養口糧或自熱餐盒,提升民眾日常防災實戰力。

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消防署特種搜救犬妹妹跟貝貝,穿上制服待命,參加內政部舉辦"114年國家防災日啟動活動",除了各國在台使節,內政部長劉世芳、交通部長陳世凱及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都親自出席,攜手跨部會及地方政府,期盼公私協力提升災害防救的實戰力。內政部長 劉世芳:「風災不是我們能夠預測得到,但是我們有一個態度,就是我們面對天災帶給我們挑戰的時候,我們都會能夠有秩序中央跟地方、公部門跟私人的協助之下,讓我們度過天災!」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 黃宏莆:「哪邊在淹水、未來哪邊可能淹水,在這個資訊App裡面也可以收到,我們在颱風期間如果真的要出門、不得不出門的時候,務必要先考量先看一下這個App,選好我們自己最保險、最安全的路線!」

颱風豪雨滾滾大水侵襲,每年7到9月,是颱風發展旺盛時期,水利署在全台廣布淹水感測器,及時監控水情,民眾只要打開APP就能掌握各地積淹水情形,防災零時差。水利署也定期到河川、海堤進行排水巡查,還有超過1500台大型抽水機隨時待命。每年921為國家防災日,經濟部提倡全方位生活防災整備,不論地震或是風災,緊急避難包必須提前準備,營養口糧或自熱餐盒,方便民眾將防災落實在生活日常。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 黃宏莆:「颱風豪雨之前,我們應該要準備好食物、飲水、電池,還有這些必要的衣物。管好自己之後,我們再想想,我們住的周邊環境有沒有有排水的設施。」現場還有各式各樣先進的無人機救災設備,第一時間救災及恢復災區網路通訊。天有不測風雲,強化風災應變能力,保障民眾安全守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