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
氣象專家指出,明、後兩天(3、4日)冷心低壓通過台灣附近,午後雷雨更明顯,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熱帶擾動95W不排除生成颱風「琵琶」,儘管目前不影響台灣,但隨著95W北上,將帶動「颱風窩」北抬,週末(6、7日)來到台灣附近,槽中可能會有第2個發展系統,是否會生成颱風,對台灣造成影響還有待觀察。

吳聖宇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發文指出,明後天高空冷心低壓逐漸通過台灣附近,預估持續會是午後雷雨比較好發的天氣型態,也可能有局部大雷雨機會。週五(06日)冷心低壓逐漸向西遠離,午後熱對流雷雨較為減少,但是很快到了週末(06-07日)台灣附近又會陷入南方往北抬的低壓槽範圍內,午後熱對流可能又會變得比較明顯,甚至熱對流以外的降雨也將會增多,而這就跟低壓槽內的擾動發展有關。

熱帶擾動95W將會北上趨向日本,對台灣沒有影響,未來不排除發展成為颱風,95W北上將會帶動整個季風低壓槽北抬,週末就會來到台灣附近,而且槽中應該會有第2個系統再發展的機會,目前大多數預報模式模擬的結果認為第2個系統發展位置應該是會在南海中北部一帶,但是跟台灣之間的距離有的近、有的遠,若擾動發展距離台灣較遠的話,台灣將維持午後大雷雨為主的夏季天氣型態;相對的,如果擾動發展的位置距離台灣較近,那麼就不只是午後熱對流降雨,而是還會有擾動本身的環流降雨加入,甚至再衍生出其他系統的話,狀況就會變得更加複雜。吳聖宇接著表示,由於後面的第2個系統預估將會在這個週末逐漸開始發展起來,因此週末的天氣變數還蠻大的,未來這兩天的預報變化需要大家持續注意,天氣要轉為穩定的話,可能要等到下週8日之後,「季風低壓槽逐漸離開,太平洋高壓再次西伸增強之後,就有機會恢復到先前那種比較單純的夏季天氣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