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兩年多前,有民眾到基隆一間加油站加油,加油站員工卻誤將95無鉛汽油,加入限用柴油的汽車當中,導致車輛引擎受損。車主提告,並求償,法院判決也出爐,要求加油站賠償25萬9500元。而現在加油站員工也分享,加油之前,有三道確認程序,避免加錯油事件發生。
加油機:「您加的是,超級柴油。」油槍一拿起來,馬上提醒,加的油種是什麼,必須再三確認,因為先前就有加油站員工,替民眾加錯油要賠償。林姓男子112年3月開著妻子的小客車,到基隆市麥金路的加油站加油,但車子是柴油限定車款,加油員卻加95無鉛汽油,導致車子引擎受損,車主氣得向加油站提告。

車主依照民法,以及消保法等規定,向加油站提出民事損害賠償,其中包含回復原狀維修費用17萬3000元,再加上當年3月到7月的代步費用,18萬1500元,以及懲罰性賠償金。不過加油站指出,員工並非故意,事後也沒有消極不作為,而且已經離職,但法官指出,加錯油事件屢屢發生,加油站應該管理控制標準化流程卻並未為之,因此在範圍內的懲罰性賠償金應該准許,最終法院判決,加油站要賠償總共25萬9500元。

當事加油站站長:「每個加油孔上面都會顯示,它是什麼油,我們會看之後,我們就會問客人是什麼油,然後過來再加油,看油箱跟客人複誦,還有機器本身,至少會有三道(程序)。」站長強調,加油過程都會確認三道程序,防止加錯油的事件再發生,畢竟如果一個疏忽,不只油錢沒賺到,恐怕還得倒貼,好幾倍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