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台北地院今(9月4日)召開柯文哲、應曉薇延押庭訊問,2人的延押期到10月1日,而檢方認為,柯文哲涉及圖利、收賄犯罪嫌疑重大,並且多名證人尚未到庭作證,恐有勾串、滅證之虞,並強調柯文哲在羈押期間,仍能透過臉書發文,斷章取義攻擊司法人員「創造史無前例的司法奇觀」、「毫無尊法概念」主張延押。
台北地院今(9月4日)召開柯文哲、應曉薇延押庭訊問,2人的延押期到10月1日,而檢方認為,柯文哲涉及圖利、收賄犯罪嫌疑重大,並且多名證人尚未到庭作證,恐有勾串、滅證之虞,並強調柯文哲在羈押期間,仍能透過臉書發文,斷章取義攻擊司法人員「創造史無前例的司法奇觀」、「毫無尊法概念」主張延押。
林俊廷檢察官認為,柯文哲指示下屬放水京華城案,且涉嫌收受沈慶京賄賂,讓京華城案取得非法容積率,卻否認罪嫌重大,並混淆程序合法以及實體違法,強調就算京華城公司即使依《都市計畫法》申請容積獎勵,仍不能免除圖利罪嫌,並指京華城案透過「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3條件取得容積獎勵是否可行,才是有無圖利的重點。
林俊廷表示,雖然出庭的證人皆稱京華城案程序合法,但都不敢肯定京華城案可以用這麼少的回饋取得價值上百億元的容積獎勵,稱京華城案是首例,應該增加回饋等語。
檢察官廖彥鈞則表示,在所有證人詰問完畢以前,柯文哲、應曉薇均有羈押必要,其中包括黃景茂、柯文哲、連君蒲、張高祥、范有偉、黃珊珊、吳順民、梁秀菊、許甫等皆涉及重要案情。
檢察官陳思荔說,柯文哲羈押禁見期間,卻仍能多次使用臉書,擷取庭上內容,並以斷章取義攻擊司法人員,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司法奇觀」,並利用科技突破羈押禁見限制,製造輿論、抹黑檢察官並對證人施壓,毫無尊法概念,主張延押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