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周希雯報導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深陷京華城案、政治獻金弊案,被羈押禁見1年後,昨(5日)裁定以7000萬交保,柯妻陳佩琪及民眾黨為此四處奔走籌錢;不過柯文哲透過律師發聲,對於交保停押一事「需再行深思」,反差行徑引發外界瘋猜背後動機。對此,有民眾黨人士分析2大原因,認為柯文哲一定是很想出來,但同時也「不想欠人情」,因此陷入理性與感性的拔河。
北院5日裁定柯文哲以7000萬交保,必須配戴電子腳鐐、限制出境出海,不過在民眾黨兵分多路籌備保釋金之際,現任黨主席黃國昌卻稱,「我更擔心的是,主席不會願意接受法院要求如此高的交保金額」。柯隨即透過律師團轉達,交保一事需要再想想,將在下週一(8日)辦理律見轉達後再決定,黃國昌同時間再發文「完全理解主席的心情」,強調民眾黨會協助柯文哲主席家人做好一切準備,等到柯文哲指示律師同意後,立刻辦理交保程序,迎接柯主席出來,「星期一一定要讓主席點頭辦保!」

至於柯文哲為何「能交保卻還要再想想」?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有民眾黨內人士分析2可能性,首先是「不想再欠錢了」,柯可能認為7000萬交保金太高,雖然前一次成功交出7000萬保釋金,但都是民間友人幫忙湊,不想再另外欠錢。再來是「不想欠黨中央人情」,該案都是發生在他台北市長任內、與民眾黨無關,更何況柯文哲已不是黨主席,所以不想把自己司法的案件,牽連到民眾黨身上。

另1名民眾黨人士坦言,柯文哲在情感面上當然很想回家、與柯媽媽、愛妻陳佩琪團聚;不過理性上,他可能考量到自己被羈押1年多,大約3個月後就要宣判,應該要繼續凸顯對司法的不滿;因此就算很想出來也會先深思,陷入理性與感性的拔河。白營人士強調,柯文哲「一心就是想要保護黨」而已,第一時間應該沒有想到背後的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