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捲進京華城弊案遭羈押長達1年時間,台北地院5日裁定結果柯文哲7千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住居,需接受科技監控,柯文哲在「深思熟慮」之後今天(8日)上午點頭同意交保,下午步出台北地院重獲自由,不少支持者都相當期待柯文哲「重新上線」了,不過除了京華城與政治獻金兩案外,柯文哲未來恐怕還有北士科、第一魚果市場改建與南港轉運站BOT案等「新五大案」再被強制登出,下一步動向仍受到關注。

柯文哲55歲從醫界投入政治圈,並在2014年和民進黨合作當選台北市長,一上任便面對前朝留下的「五大弊案」,包括遠雄大巨蛋、雙子星、日勝生美河市、富邦松菸文創、鴻海三創園區等5大開發案,並成立台北市廉政透明委員會展開調查,追打前朝馬英九、郝龍斌團隊圖利財團,最後幾乎查無實弊,因此更名為「五大案」,然而在柯文哲卸任後反而被多名議員告發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等罪,累計5案被稱為「新五大案」。

除了目前面對的京華城案之外,另三案則分別為北士科、第一魚果市場改建與南港轉運站BOT案,多數與威京集團及新光集團有關; 「北士科案」發生於2021年10月柯文哲市府任內。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與T18基地的50年地上權標案由新光人壽得標。事後議員發現北市府在標案期間修改規定,質疑是為新光人壽量身打造。在總統大選期間,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吳欣盈同時也是新壽副總,引發外界質疑「圖利特定財團」。北市府曾強調案中有元大人壽等14家潛在投資人,試圖證明招商公平,但遭(原標案的)其他潛在投資人否認有與市府討論過。即使京華城案告一段落,柯市府與新光集團間的金流關係仍遭放大檢視。

台北市「第一果菜及萬大魚類批發市場改建工程」,在經歷三度流標後,市府改採「減項發包」方式,由與威京集團相關的中華工程以125億元得標。然而工程進行到一半,市府又以「後續擴充」方式追加49億元預算,其整體經費結構與標案流程備受關注;「南港轉運站興建營運移轉案」於時任柯市府公共運輸處2020年10月19日完成甄審,新光人壽獲選為最優申請人,預計在今年12月啟用,工程東站進度落後超過5成,查核紀錄也被揭露有異,在柯市府招商的過程中曾修改招商條件,並下修權利金,加上新壽副總經理吳欣盈也當時擔任民眾黨公職,中標企業與特定政治人物存在交疊身分,有利益衝突的問題,此案目前已經由司法單位分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