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人生病有醫生治療,但您知道連玩具,都能看醫生嗎?桃園市中埔國小創立「玩具醫院」,由平均年齡七十多歲的退休工程師、台電人員、水電技師,擔任「爺爺奶奶醫生」,攜手小學生們,一起搶救故障玩具,短短4個月內,已經成功修復及交換,多達200件、重達50公斤的玩具。
又是白袍又是聽診器,看來看去是不是以為來到診間?接著再看著這些,拿起螺絲起子轉動,拆下零件仔細檢查,架式十足的長輩們,確實是醫生沒錯,但醫的不是人,而是玩具。
這些認真修理玩具們的白袍醫生,由平均年齡七十多歲的退休工程師、台電人員、水電技師所組成,來自桃園市中埔國小創立的「玩具醫院」,校方透過培訓年長者動手修玩具的課程,攜手小學生們一起搶救故障玩具。
專門為生病玩具開設的玩具醫院,掛上診療單,有任何疑難雜症的玩具,都能進入候診間,短短4個月內,玩具醫生們已經成功修復及交換多達200件、重達50公斤的玩具,更拆解出超過150公斤的待再利用玩具。
結合社區總動員,除了讓具有專業技能的長輩加入行列,擔任爺奶醫生,也培訓小朋友成為小醫生一同投入玩具修復工作,因為這群老少玩具醫生,才讓原本即將被丟棄的玩具,又重新活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