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林詠琪、陳泊翰 捷克報導
文化部長李遠首度訪歐,要推動臺灣、捷克文學交流,其中,特別與遠摩拉維亞圖書館,簽署臺捷文學駐村交流計畫協議,宣告從明年起,兩國可以互派1位作家或譯者,駐村1個月,為雙邊文學創作與文化交流,開啟新的里程碑。
現場演奏亞納切克的音樂,獻給遠道而來的文化部團隊,桌上擺著捷克與台灣國旗,象徵兩國友好。
而重頭戲登場,在部長李遠的見證下,駐捷克代表處文化組副組長馬嘉霙,與摩拉維亞國家圖書館館長庫比切克,簽署駐村交流計畫。

文化部長李遠說:「我今天很高興來到這邊,見證米蘭昆德拉的駐村計畫,我多麼希望,我就是第一個來駐村的人。」
雙方在米蘭昆德拉藏書空間,細數台捷相似文化與歷史。未來每年都會互派一位作家到對方國家,駐村一個月。而台捷合作,不只圖書館。
文化部長李遠說:「捷克人來講,他沒有想過,一艘船沒有機械到底怎麼滑,但其實就是靠風,還有靠海流。」

李遠部長親自導覽,台灣博物館與捷克技術博物館,2022年簽訂合作,在文化部風潮計畫的支持下,今年四月在捷克推出原住民特展,有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團隊,打造的拼板舟,也有鄒族獵人安孝明,親手搭建的獵寮,有捷克民眾看完後,決定要去台灣!
捷克參觀民眾說:「我非常喜歡拼板舟做得非常好,沒有任何機械,我下個月就要去台灣了。」
文化合作,不只策劃展覽,文學館也很重要,捷克國家文學館館長史戴力克,熱情接待,雙方從文學跨域、手稿保存到AI科技展開討論。李遠還分享自己寫作的秘密技能!

文化部長李遠說:「我2013年的時候,我就學習電腦,現在我可以用手機,一本書20幾萬字,用手機寫。」
捷克國家文學館明年將會舉辦「世界文學館長會議」,館方希望能邀請台灣參加,讓台灣文學能量,與世界同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