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中心/趙永博 花蓮報導
花蓮縣豐濱鄉當地的社區部落,多年前發起復育"硨磲貝"計畫,硨磲貝外觀呈現波浪狀,是世界上最大的雙殼貝類,在台灣極為少見。但日前將5顆野生小貝放入海域生長,沒想到不到一個禮拜,就被人都挖走,讓人好心痛。而海保署承諾,會協助增設監視設備。
潛入海中,海洋世界盡收眼底,讓人忍不住讚嘆,外觀呈現波浪狀,比手掌還寬大的巨型貝類,人稱海中玫瑰花的「硨磲貝」相當稀有,不過近期卻出現被人惡意盜採。花蓮石梯坪海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雙殼貝類,數量還曾一度超過130顆,不過,去年受颱風影響數量減少,當地部落社區發展協會,多年前進行硨磲貝的復育計畫,沒想到日前才剛移植不到一個星期的小硨磲貝竟然被偷挖。

港口部落社區發展常務理事陳杰敏:「9號的時候我就親自下水,然後去看我們原本復育的硨磲貝,就發現到大概預計有5顆的硨磲貝被盜挖走了。半個月前然後我們就照著計畫就把5顆6顆,然後移到預定的位置,然後我們通常就是5天到6天,監測的同時可能是我們放置的位置浮淺區,對硨磲貝有興趣吧,就把它挖走了」。

稀少珍貴的硨磲貝,雖然受國際保護,被限制出口及貿易,但在台灣尚未列為保育物種。花蓮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最近有發現到被盜採的狀況。硨磲貝在中央單位目前還沒有列為保育物種,我們會再跟在地夥伴們針對他們的需求,看看在保育區內是不是要將這些相關物種列為花蓮縣內的保育物種」,海保署海洋生物保育組長羅進明:「部落這邊有反應希望能夠裝設監視器的這樣一個需求部分,那海保署也會全力來加以支持」。不過,看準硨磲貝稀有罕見惡意偷採,海洋生態的珍貴資產遭到破壞,也讓辛苦推動復育計畫的當地社區協會相當痛心,決定要祭出1萬元檢舉獎金,揪出偷被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