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顏一軒、黃彥翔報導
北院今(15)日針對京華城案被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重開羈押庭,庭訊已於中午12時許結束,柯、應兩人在「未戴戒具」的狀況下被法警帶回候審室,合議庭法官最快稍晚就會做出裁定。對此,非本案律師包盛顥分析,本次庭審核心在於是否仍有羈押必要,檢方論證主軸仍強調「證人可能與被告間有勾串、滅證疑慮」,也是回應高院先前撤銷裁定的理由,因為證人在本案中極為關鍵,但降低保金的機率偏低。
針對檢辯攻防主軸,包盛顥表示,今日審查重點是關於是否有繼續羈押的必要性,以蒞庭北檢檢察官的論證而言,仍緊扣本案證人可能會跟被告間有疑似勾串、滅證的情形,這也就是再回應高院發回的裁定理由,因為證人在本案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他說,開庭完畢後,被告疑似就有跟同案相關證人進行討論、往來甚至同車的情形,會被檢方拿出來當攻擊條件,但這其實對被告、辯護人是毫不意外;至於被告、辯護人在接到檢方說明時,可以預見他們環繞的重點仍在羈押理由甚至已不存在。
就案件重罪部分而言,包盛顥續指,涉及《貪污治罪條例》及圖利罪的重要證人,先前均已完成詰問,剩餘證人的證言是否仍具關鍵性,有待法院判斷。包盛顥指出,辯護方勢必會堅守北院原裁定中的「比例原則」及「羈押為最後手段」作為攻防重點。至於結果如何,仍需等待法院最後決定,他同時也研判,調降交保金的機率相當低。
回顧此案,北院合議庭5日裁定柯文哲7000萬交保、應曉薇以3000萬元交保,兩人均被限制出境、出海8月,須接受電子監控,不過北檢抗告成功,高院12日下午撤銷原裁定,北院定於今早10時重開兩名被告的羈押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