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智慧型手機、元宇宙又失利 Meta押注「智慧眼鏡」搏翻身

  • 發佈時間:2025/09/16 08:45更新時間:2025/09/16 08:45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錯過智慧型手機、元宇宙又失利 Meta押注「智慧眼鏡」搏翻身

圖、文/周刊王

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今年7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出了1個大膽的預測:未來沒有配戴智慧眼鏡(smart glasses)的人,將可能比使用智慧眼鏡的人更處於「顯著的認知劣勢」。這番話不僅彰顯了他對這項技術的高度信心,也道出了Meta未來戰略的核心方向。

更多新聞: 快新聞/市場預期降息美股全面收紅 大型科技股助攻那指標普寫新高

據《CNN》報導,這個願景或許將在本週舉行的Meta Connect大會上更加清晰。外界普遍預期,Meta將發表1款全新的AI智慧眼鏡,作為繼相對成功的雷朋(Ray-Ban)聯名款之後的新一代產品。新眼鏡將能分析配戴者的環境,並即時回答有關周遭事物的問題。

智慧眼鏡是Meta在新興技術中押注的少數亮點。回顧過去,Meta錯過了2000年代初的智慧型手機浪潮;2021年大力推動「元宇宙」概念,卻未能如祖克柏所願重塑網際網路。然而,智慧眼鏡的成績卻逐漸亮眼。雷朋母公司「依視路陸遜梯卡」(EssilorLuxottica SA)在7月表示,Meta眼鏡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以上。市場研究也顯示,Meta目前在智慧眼鏡品牌中居於領先地位。

儘管智慧眼鏡短期內難以像智慧型手機般普及,但它可能為Meta創造1條直達消費者的新管道,減少對手機的依賴。這一點對Meta格外重要,因為祖克柏希望推動所謂「個人超級智慧」(personal superintelligence),也就是1種能深刻理解我們、明白我們目標並協助實現的人工智慧。

然而,科技巨頭們的競爭正日益激烈。三星(Samsung)、Google以及Meta的社群對手Snap,都準備推出新款智慧眼鏡;亞馬遜(Amazon)也在開發具備擴增實境功能的眼鏡,能在真實環境中疊加電腦生成的圖像。

Meta與雷朋在2021年推出首款合作眼鏡「Ray-Ban Stories」,主要設計用於免持拍照與錄影。不過這並非業界首例,早在2013年,Google就推出過「Google眼鏡」(Google Glass),但因高價、外觀不時尚、功能有限與電池續航短而遭到市場冷落。Snap、Amazon以及許多新創公司也都嘗試過類似產品,但消費者反應平平。

如今情況有所不同。隨著處理器、電池與鏡頭等元件更易於小型化與降低成本,加上AI技術的突破,智慧眼鏡終於迎來轉機。新一代的虛擬助理能依據使用者的視覺環境即時回答問題,讓眼鏡變得實用許多。例如,使用者只要注視1顆辣椒,便能詢問它是否真的如外表一樣辣,或是請AI翻譯看見的外文招牌。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Meta正在開發具備螢幕顯示功能的新款眼鏡,讓使用者可直接在鏡片上查看應用程式與通知,並透過腕帶更直覺地進行手勢控制。外界預期這將在Connect大會上亮相,儘管Meta對相關消息不予置評。

不過,目前的Ray-Ban Meta智慧眼鏡仍無法在鏡片上顯示資訊,僅能透過語音回饋或手機應用程式輔助,與Google即將推出的具備螢幕顯示的新款眼鏡相比,顯然存在劣勢。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尚辛(Guillaume Chansin)直言:「若想真正取代智慧型手機,沒有視覺回饋恐怕相當困難。」

智慧眼鏡對Meta的重要性不僅是產品本身,更關乎未來的生態控制權。AI熱潮讓科技巨頭爭相卡位下一個可能顛覆智慧手機的突破口。尚辛指出:「每家公司都在尋找智慧型手機之後的下一步。」

蘋果(Apple)AirPods的成功,更讓業界看到相似的發展潛力。雖然耳機與眼鏡本質不同,但兩者都能提供免持通話與數位助理互動。標普全球(S&P Global)「Visible Alpha」研究部主管奧托(Melissa Otto)認為:「未來智慧眼鏡或許會演化成下一代的AirPods。」

然而,Meta仍面臨巨大挑戰。根據「ABI Research」的預測,智慧眼鏡的出貨量將從2024年的330萬副,成長至2026年的1300萬副,雖增速驚人,但依然是小眾產品。相比之下,智慧型手機單一季度的出貨量就達數億台。

更現實的是財務壓力。負責智慧眼鏡與Quest虛擬實境頭戴裝置的Reality Labs部門,在2025財年第2季虧損高達45億美元;相較之下,Meta應用程式業務的營收僅5.83億美元。短期內,智慧眼鏡顯然無法成為營收支柱。

對Meta而言,智慧眼鏡的戰略意義遠大於短期利潤。若智慧眼鏡最終成為人們進行視訊聊天與瀏覽社群媒體的主要入口,Meta便能透過自有裝置掌握更多使用體驗,而不再受制於蘋果與Google等硬體平台。

祖克柏過去就曾批評蘋果的App Store政策過於集中化,他在2022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Dealbook峰會上直言:「蘋果的App Store是唯一能完全控制哪些應用程式能進入裝置的生態系。」

投資研究專家奧托點出當前的現實:「我使用iPhone來打開Facebook、Instagram、Reels和Threads,而不是透過筆電,更不是透過智慧眼鏡。」這句話正好道出Meta所面臨的困境:要說服大眾改變使用習慣,智慧眼鏡必須找到足以媲美甚至超越智慧型手機的理由。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 中方算計遭破解!美中就TikTok達成框架協議 美財長貝森特曝談判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