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巫旻璇報導
民視政論節目《台灣最前線》近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專訪,主持人許仲江,並由民視新聞傳播群協理蕭翠英、民視採訪中心政治組主任蔡佩樺共同參與提問。訪談焦點聚焦在國民黨與民眾黨強推《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卻因分配公式出錯,將導致有345億元無法完全分配,中央與地方均不得動支的情況。

單修公式無解 恐重蹈財政風險
訪談中,民視新聞傳播群協理蕭翠英提問,藍白在野黨要求行政院提出修法版本,是否該單獨先修公式。卓榮泰回應,單點修補解決不了後續長期問題,恐讓國家財政風險擴大、明年度預算編列延誤。他表示,行政院未來將更審慎與地方研議,包含營業額如何計算、人口結構權重、地方財政成長評估,甚至到農林漁牧、工商與土地因素的納入方式,「要把規則列清楚、算清楚」。卓榮泰透露,財政部去年即曾召集地方縣市討論,從「80多項爭議」收斂到「約10項」,可惜談到關鍵階段即被強行表決中斷,若當時多給一點時間,未必走到今天的僵局。
錢包附帶公事包 不是砍補助而是責任
對於國民黨縣市長批評「中央一手給統籌分配稅款,一手又砍補助」,卓榮泰反駁說,事實並非如此,卓榮泰提到,「中央給的錢包,同時也附帶了一個公事包,該做的事情本來就在這筆錢裡。」他強調,這不是砍補助,而是地方要把錢帶回去做應該做的事。

藍白若後續要提出修法 行政院「樂觀其成」
主持人許仲江提問,藍白是否真心想解決問題,還是持續將責任推給中央,透過政治操作拖延?卓榮泰回應,他只能寄望在野黨展現誠意,「如果我直接說他們在操作,他們馬上會反指我是政治操作。」他強調,為了國家長治久安,應在社會普遍能接受的情況下,共同審慎討論並修正財劃法,避免問題重演,解決制度性的長期問題。至於眼前卡住的345億元統籌分配稅款,既然立法院由藍白在野黨主導,若後續要提出修法,行政院也「樂觀其成」,未來會更謹慎再跟地方來談,水平分配要如何更合理。

藍白版本的財劃法在「水平與垂直分配」嚴重失衡
卓榮泰指出,藍白版本的財劃法在「水平與垂直分配」上嚴重失衡,導致北部財源大幅增加,但嘉義、金門、澎湖、連江等離島與中南部城市分配卻遠低於合理水準,甚至出現「新竹市增加259%、台南僅54%、高雄只有51%、澎湖更只有14%」的不公平結果。他批評,這樣的公式設計,將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城鄉差距反而擴大。


協商有彈性,但底線不能動
對於外界要求行政院重新提案、重啟程序,卓榮泰回應,覆議文早已把理由寫得很清楚,「你們不看,或把我否決掉,現在叫我重新再來一次,沒有道理」。卓榮泰強調,政治本質是協商妥協,但仍有不能退讓的底線。他明言,行政院絕不會以「解釋」來掩蓋公式錯誤,也不可能違背依法行政或破壞國安體制,不過公共政策本來就有不同選擇,彼此可尋找折衷空間,但在憲法、法律與國家安全層次上,「這些原則沒有妥協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