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
行政院日前拍板「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歲出總計5500億元,當中包含近1億元的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不過,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昨(16)日發文質疑「預算越看越怪」,指稱經濟部拓銷海外相關費用合計244萬,「僅用244萬來幫台灣廠商打開國際通路?」。對此,經濟部今(17)日澄清,「媒宣費」均依實際需求編列,提供廠商實際且實質的補助才是重點。
吳宗憲表示,在對美關稅衝擊下,如果能幫助台灣中小企業走出台灣,多製造些媒體曝光或宣傳管道是絕對有其必要,當中經濟部國際貿易署提出「協助廠商調整海外布局措施」,進行推動企業布建海外通工作之相關媒體宣傳所需經費30萬;推動補助廠商及公協會參展拓銷工作之相關媒體宣導託播、刊登及直播經費214萬,「僅用總計244萬的預算來幫台灣廠商打開國際通路?」
對此,經濟部指出,其編列788萬元「媒宣費」皆是依實際需求編列,用以宣傳總金額達460 億元的產業支持方案,讓受衝擊的廠商可以清楚知道政府的協助資源,以及申請的條件及方式。
針對外界指稱,協助廠商打開國際通路的海外拓銷宣傳經費僅244萬元部分,經濟部表示,該費用僅係本部用於向廠商、公協會宣傳如何申請參展拓銷及布建海外通路補助的費用;另編列有100億元的出口拓銷補助費用,才是直接且可實質協助廠商減緩衝擊,並可支持廠商開發多元市場的重要經費項目。
經濟部進一步強調,為確保國內廠商能充分了解並運用相關產業支持措施與補助資源,除了必要的媒體宣傳外,政府更規劃了多元化的資訊傳達與服務管道,包含設立免付費諮詢專、行政院設置台美關稅談判及產業支持方案網站,供業者查詢對等關稅說明、產業影響評估及產業支持方案等資訊。
此外,經濟部未來也規劃透過舉辦說明會,成立「產業競爭力輔導團」等,邀請法人、學校專家顧問赴受衝擊廠商,進行訪視、診斷輔導,提供金融支持、經營管理、技術支援及AI導入等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