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17日電)
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丁懋時16日病逝,享壽99歲。前國安局情報員楊六生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丁懋時思考周到、以理服人,獲得「明德小組」美方、日方成員肯定,建立三方長久工作關係。
人稱「丁公」的丁懋時於1925年10月10日出生於雲南賓川,為著名外交官,曾任行政院新聞局長、外交部長、駐美代表、國安會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外派經歷除了美國,也曾派駐盧安達、薩伊共和國、韓國。
已故前總統李登輝曾於1996年2月成立「明德小組」,建立台、美、日非官方溝通平台,同年3月發生台海危機立即發揮作用。時任國安會秘書長的丁懋時為小組成員,前國防部駐日軍事協調組長「六爺」楊六生擔任小組執行秘書。
楊六生下午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丁懋時學經歷豐富,思考周到、態度謙遜低調並以理服人,能夠凝聚各方意見,並提出能為各方接受的想法,讓「明德小組」運作非常和諧,也讓美方及日方成員對丁懋時相當佩服,也能配合,因而建立台、美、日的長久工作關係。
楊六生回憶,當時因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影響,美方沒有把台灣放在眼裡,一切考慮中國態度;如果中國是10分,台灣就只有1分,日本則有8分,因此美方建議台灣跟日本聯合進行對美工作,並採取共同立場,美國國務院對台灣方面的看法,「就會比以往重得多」,平衡美、中、台關係。
楊六生指出,李登輝看重丁懋時的外交經驗,請丁懋時領導成立「明德小組」,開啟台、美、日三方對話,主要在建立二軌的危機解決重要管道,這對往後三方高層對話影響深遠。
1996年3月爆發台海危機,而在1996年5月5日,丁懋時秘密訪日與時任日本官房長官梶山靜六會談,討論兩岸情勢及台日情報交換,這也是台日斷交以來,第一次台灣高級官員訪日進行安全會談。
接著,丁懋時赴美國紐約與時任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柏格(Sandy Berger)會面,柏格後來升任國安顧問,改由副手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接手,而有「丁史會談」名稱,台美雙方就如何解決危機展開對話,這是台美斷交後最高層級官員對話,建立國安高層半年一會機制。
楊六生指出,1996年台海危機,美方與時任中國外辦主任劉華秋對話後,也與明德小組會談,得以迅速解決危機,也建立了機制,在危機發生或預見危機時,三方能商討解方。
明德小組奠基台美關係發展,楊六生說,前總統蔡英文曾參加「明德小組」會議,包括與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等人脈建立有賴「明德小組」,蔡英文擔任總統後,就改由一軌的高層對話管道,但「明德小組」精神與人脈仍延續。(編輯:謝佳珍)1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