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我國海底電纜,頻傳斷裂情形,其中幾次都是中國權宜輪涉嫌拖斷海纜,為了保障海域及基礎建設,行政院院會拍板通過,強化防護我國海底纜線七部法案修正,對故意或過失侵害都設刑責,並且增訂沒入犯案船隻規定。
海巡慢慢靠近、想登檢,貨船殘破鏽跡斑斑,舷梯也被破壞只好使用繩梯,登船畫面相當驚險,這是發生在今年2月時的畫面,中資背景權宜輪"宏泰",涉嫌拖斷台澎第3海纜,還插卡換名掩飾違法,這類灰色侵擾層出不窮!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殘破的程度是這樣,我們海巡的同仁在上面,是步步驚心、如履薄冰,什麼時候我們一步踏下去的時候,會不會被這些,鏽蝕破損的鐵板所尖刺,他們是用這樣子低成本在犯案,而我們是用高成本在執法。」
行政院長卓榮泰:「本次修法所明定違規態樣,增列過失犯為處罰對象,更加重肇事責任。」

行政院這回硬起來,拍板通過海纜七法,惡意破壞各式海底管線有刑責,最高七年以上刑期併科1千萬元以下罰金,過失也罰,6個月以下刑期、拘役或200萬元以下罰金,犯罪工具或船舶將沒收。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讓恣意滯留跟錨泊整體納入管理,而你如果不接受管理,然後趨而復返,而又非屬無害通過的話,我們會禁止入港,你就沒有辦法在外海長期的滯留。」
台灣高度依賴海底通訊、電力及能源管線,10條國內、14條國際電纜,如果全斷,可能導致網路、通訊、醫療服務中斷,嚴重影響民生。光今年就出現9次斷裂情形,其中1月先是基隆港外海的"橫太平洋快速海纜系統"斷裂,疑似遭中國權宜輪"順興39號"拖斷,2月又是中國權宜輪"宏泰"侵擾,下半年則出現港日、或東南亞方向斷線,影響流量。

立委(民)王定宇:「也希望朝野在這個案子上,能夠有最大的共識,因為這個權宜輪的威脅,如果我們基本法律不建構完整,執法單位綁手綁腳,受害的還是我們全民。」
修七法護海纜,不只保全海域安全及基礎建設,也攔阻灰色侵擾,保障第一線海巡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