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林孟皇認柯文哲應交保、斥「小草法官」封號 駁放陳怡君影響柯案交保

  • 發佈時間:2025/09/19 08:52更新時間:2025/09/19 08:52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幕後/林孟皇認柯文哲應交保、斥「小草法官」封號 駁放陳怡君影響柯案交保

圖、文/菱傳媒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高等法院刑八庭12日罕見自為裁定,諭知涉貪的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具保停押,被視為有意影響同日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羈押案。受命法官林孟皇坦言,起訴後原則不羈押、高院自為裁定是他的長期主張,自然會包含柯案,但他絕非為柯而放陳,更非「小草法官」。

更多新聞: 輝達砸1500億入股英特爾 陳立武樂曬黃仁勳合照笑開懷

陳怡君涉詐384萬元助理費、收賄70萬元,與同案被告助理張惠霖均遭羈押禁見。6月間,士林地檢署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罪起訴,移審士林地院,合議庭接審後裁定接押禁見,8月間延押2月。陳、張二人不服,提起抗告,9月10日分案給林孟皇所屬的刑八庭,林12日罕見提人開庭審理,並「自為裁定」當庭諭知陳100萬元、張50萬元交保,創下司法首例。

由於同日稍晚高院刑二庭就要針對柯文哲的羈押抗告案宣示裁定,刑八庭的裁定搶先出爐,時間點過巧合,被評為可能影響柯案的裁定;更巧的是,宣示當天早上,林孟皇還跟柯案的陪席法官於院內不期而遇。因此,「圍魏救趙」的傳言不逕而走。

此外,柯文哲去年被起訴後兩度獲得交保,今年元月2日裁改為羈押禁見,林孟皇曾對此表達不同意見,跟友人提及「柯文哲應該交保」等語,此舉被部分法界人士認為不符慣例,直指柯案是高度爭議的政治型案件,動輒得咎,其他法官多不願評論,以免汙染承辦法官心證,失去中立性。

法界人士表示,林孟皇現為重金專庭法官,負責貪瀆、醫療、原住民族、國民法官、國安軍事等專業類型案件,恰巧,柯文哲所涉的案件就是貪瀆,未來柯案若上訴二審,有可能分給林孟皇承審,屆時司法內部勢必有一番論戰。

柯案裁定前搶先一步放陳怡君 林孟皇:通案主張無因人設事

法界人士說明,林孟皇與柯文哲的辯護律師鄭深元為司法官班40期結業的同學,兩人有私交,加上林主張讓柯交保、在柯案裁定前搶先一步放陳怡君、宣示裁定時審判長及陪席法官未出席等種種跡象,都令圈內人士懷疑他會不會是「小草法官」。

林孟皇對於這些指述嗤之以鼻,強調自己堅持的是審判獨立、司法效率,絕非「小草法官」,案件不應涉及政治就得複雜化。「高院自為裁定」及「起訴後法院原則不羈押」是他長期兩項通案主張,此從他過往的裁判就可得知,並無因人設事。

林孟皇表示,2006年他在北院服務時承審台開內線交易案,歷經裁定交保、北檢抗告、高院撤銷發回等程序,前後來回重複三次,讓他一方面要儘速處理本案準備與審理程序(2006年7月收案、同年12月底宣判),另一方面又要同時進行移審程序的強制處分事宜,這對一審承審法官真的是無盡的壓力。

林認為,台灣羈押實務問題的根源其實是在高院,一審交保抗告就撤銷、羈押就駁回,當年他審理台開案時,諭知前總統陳水扁女婿趙建銘交保,兩度被高院撤銷發回,後來在現任法官學院院長張升星、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等人投書、輿論轉向後,高院三次才維持交保裁定。

高院「自為裁定」可提高司法效率 絕無量身打造「放陳救柯」想法

他說明,高院如果可以「自為裁定」,不要一直撤銷發回,減少案件在一、二審之間流浪,不只可以讓一審法官專心審判,也可以提高司法效率,此為他的長期主張,本次是剛好遇到陳怡君這起指標案件,他與審判長廖建瑜討論後才決定自為裁定。

他表示,本案確可能對其他案件產生影響,自然也包括柯案,但當初合議庭僅就陳怡君是否應該交保,由三名法官進行評議,未考量柯案。

「起訴後法院原則不羈押!」林孟皇指出,這是他另一項的長期主張,即檢察官起訴後應推定證據蒐集、保全完竣,原因在於我國檢察官偵查中可命證人具結作證,不實陳述將面臨偽證處罰,縱使證人後於審判中翻供,除非另有新的「有勾串共犯或證人具體事實」,否則法院原則上不得再依職權,以「勾串」作為羈押被告事由。

林指出,北檢起訴柯文哲,應推定偵查完備,因此他才會認為柯文哲移審後,法院就不應羈押,此舉並非評論個案,而是他一直以來的通案主張,絕無量身打造「放陳救柯」的想法。

至於跟鄭深元之間的私交,林孟皇說明,兩人雖然是同期同學,但不同組,近幾年因為一些事件之後,就沒跟鄭聯繫了;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只有在多年前擔任學者期間,跟他有過一面之緣,要據此說他是「小草法官」,均屬不當的政治聯想。

不過北院15日重開柯案羈押庭,律師果真搬出林孟皇的裁定理由主張具保停押,而北院最終也確實維持柯文哲7000萬元、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而未更裁羈押,顯見陳、柯兩案已產生連動效應;此外,民眾黨8月間預告將修正《刑事訴訟法》的「勾串免羈押」,白委本會期是否會援引林的裁定做為立法理由,是另一個必須注意的面向。


更多新聞:

獨家/「金門鐵人三項挑戰賽」疑違法緊急停辦 監察院介入恐有數十起未爆彈

菱特刊第九期系列8/傅崐萁、羅智強聲量擠進立委前10大 衝突式曝光成選國民黨黨主席雙刃劍

菱傳媒原始網址:幕後/林孟皇認柯文哲應交保、斥「小草法官」封號 駁放陳怡君影響柯案交保

更多新聞: 快新聞/木柵國中斜對面鐵皮屋清晨大火濃煙狂竄 住戶驚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