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張予柔報導
台灣寺廟以華麗雕飾與繽紛色彩著稱,往往成為外國旅客印象深刻的文化地標。然而,近日卻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發文直言「台灣廟宇是不是可以進化一下」,並列出五大「醜點」,認為整體風格雜亂、毫無美感。此言一出,立刻引發爭論,網友痛批他「崇洋媚外」。

該網友在Dcard上以「台灣廟宇是不是可以進化一下」為題發文,指出自己觀察後,台灣廟宇存在五大設計問題:第一,台灣廟宇常見的飛簷過於尖銳,屋頂上密集的龍雕並未傳達威嚴氣勢,反而看起來像「蟲子爬滿屋頂」;第二,廟宇內外幾乎每處都布滿繁複雕刻,遠觀顯得凌亂;第三,廟宇偏好五顏六色,如大紅、黃、綠等強烈色彩,與自然景致格格不入;第四,建築材料大量使用石材,缺乏自然感;第五,廟內常見紅燈照明,給人「恐怖陰森」的感覺。

他總結稱,日本神社、韓國寺廟乃至西方教堂各具莊嚴美感,而台灣廟宇則呈現「亂、花、雜」的視覺風格,甚至感嘆:「我們是不是可以打掉重做,重新設計一系列的宮廟呢?」貼文曝光後隨即掀起熱議,許多網友反駁:「標準的崇洋媚外,有涵養的人都知道台灣廟宇是高含量的藝術工藝」、「你只是喜歡國外的而已,台灣傳統廟宇是多種工藝的集大成之作」、「這不都是歷史文化下產生的特色嗎?」也有人酸言:「你可以先考上建築師,再跟各個廟宇一起改革,也是一番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