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花蓮這一次災情,最早抵達現場救援的是台東縣消防局,在第一天當晚就展開長達六小時救援,截至第二天,一共協助撤離31處,70人,並引導39處,88人就地垂直避難。過程中,消防人員一面救人,一面安撫,用行動守護生命。
馬太鞍溪潰堤當晚,最早抵達光復鄉的台東縣消防局,在徒步涉險兩公里後,挺進災區後,面對的是滾滾泥流,救難人員得拉起繩子,小心翼翼的涉水,將災民揹離現場。台東縣消防人員:「來走過來小心,走那個板子。」大水夾帶大量泥沙,讓救援工作倍增困難,尤其好幾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需要三四個人,連人帶椅子用抬的,更有人因為長年臥床,消防人員得先仔細將人用床單包裹好,才能安全抬出,放在輪椅上。台東縣消防人員vs.花蓮災民:「找一下我的包包好嗎錢包,在哪裡縫衣機我放在上面啦,裡面還有四千塊,我身上都沒有錢啦。」

這一位阿嬤有驚無險順利脫困,但她卻心心念念放在縫衣機上的錢包,只是放眼望去,光復鄉的屋子,每一棟都宛如被轟炸過,家具東倒西歪,處處泥濘不堪,一腳下去,幾乎拔不出來,不難想像潰堤當時,水來得有多急,多大,逃命都來不及了,哪還顧得上拿錢啊?花蓮災民:「這褲子太緊了,沒關係先給叔叔。」

至於這幾位躲一劫的幾個小朋友和家人,雖然心有餘悸,但在消防人員一個個抱著脫困後,卻是露出笑容,也讓人暫時忘掉這場浩劫帶來的傷痛,在經過第一晚長達六小時的跨夜救援後,截至第二天,台東縣救援隊一共協助撤離31處,70人,並引導39處,88人就地垂直避難。面對天災,沒有人是局外人,和花蓮山海相依的台東,第一時間就挺進災區,以行動守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