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台灣朝野政黨日前為「普發現金」政策吵得不可開交,最近,戰場更從中央延燒至地方,多地議會不斷要求首長,說明發放現金的可行性。然而,新竹縣橫山鄉據悉已率先一步敲定,將以追加預算方式,從11月25日起連續3天,全鄉每人普發5000元「生活補助金」;目前預計,最多可讓近1萬2000人受惠,總支出約6000萬。
發放對象方面,鄉公所說明,限定2025年8月4日(含)以前設籍橫山鄉、且於發放當日均為遷出的鄉民;另,發放方式為全現金,每人台幣5000元。至於領取方式,鄉公所指出,發放以人或戶為領取單位,領取人需檢附身分證正本、印章、戶口名簿或3個月內戶籍謄本供查驗。若以個人領取,則僅需待身分證正本及印章。

至於委託代領方式則有3種,分別為同戶內1人代領、不同戶間的全戶委託代領、個人委託代領等。橫山鄉民政課長謝文桓指出,鄉庫還有約4億7000萬,而此次普發現金,主要是面對美國關稅問題及匯率調整,造成中小企業訂單銳減、顯著衝擊基層民眾生活。
另一方面,該鄉鄉長張志弘已非首次普發現金,他在2021年為了應對COVID-19疫情,也成為竹縣首位普發現金的鄉鎮長,向鄉民發出每人1000元;隔年,再次修訂發放條例,又加碼發放每人2000元防疫紓困金。如今,他又依樣畫葫蘆,再次為每位鄉民普發5000元,動作甚至快於中央普發1萬,成為這波「普發潮」的首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