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1837戶撤離名單徐榛蔚有收到嗎? 劉世芳:21日就已提供

  • 發佈時間:2025/09/25 14:43更新時間:2025/09/25 14:43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1837戶撤離名單徐榛蔚有收到嗎? 劉世芳:21日就已提供
內政部長劉世芳。(圖/行政院提供)

民視新聞/顏一軒、張智凱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死傷,引發中央與地方的責任爭議。外傳自9月21日起,中央曾九度示警花蓮縣政府執行撤離計畫,行政院長卓榮泰更震怒批評疏散「顯有瑕疵」。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5)日親上火線還原,內政部擔心原有名單與實際情況有落差,因此邀集相關單位進行「套繪」與「套疊」比對,並在21日當天就將1837戶需撤離的名單提供給花縣府,希望地方能儘速執行撤離與避難措施。

更多新聞: 綠營群組對話外流「反擊花蓮縣府圖卡」!他痛心揭心聲:什麼動機?

行政院今早11時40分召開院會後記者會,由發言人李慧芝主持,劉世芳、農業部長陳駿季、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等人列席,說明堰塞湖的應變與後續處理事宜。

劉世芳表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至今仍維持一級開設,並全力協助同樣為一級開設的花蓮縣政府;無論是失聯人員搜救,或目前的災害復原與重建工作,「我們都秉持卓(榮泰)院長的指示,用最高標準來辦理」。

有媒體依然仍會詢問,為何內政部與農業部的疏散標準不同?對此,劉世芳說明,自7月26日起,內政部對於堰塞湖壩體與水量的處理,都非常尊重農業部的專業判斷;但是當「樺加沙」颱風即將來襲時,經內政部檢視後發現,颱風可能在山區帶來高達600至800毫米的雨量;同時,這段期間花蓮縣還發生了2次小地震。

劉世芳說,內政部檢視監測資料,發現堰塞湖水位已接近壩頂的1140公尺左右,因此認為可能會發生晴天溢流、雨天潰堤、潰壩或溢堤等狀況,確實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在9月初委請前內政部長、水利專家李鴻源教授協助,亦於9月21日下午召開了會議。

她強調,內政部秉持尊重專業的原則,無論是農業部委託的陽明交大團隊,或是內政部委託的台大、成大與中興大學,這些集合水利、土木、地震等領域的專家們都認為,這次的疏散撤離工作應以最高標準來處理。

劉世芳還原,當天的會議讓中央地方凝聚共識,也邀請了花蓮縣政府秘書長帶領的團隊,共同參與雙方專家的討論;結論是認為馬太鞍溪左右兩側的潛勢危險區,主要集中在光復鄉、萬榮鄉與鳳林鎮。

她透露,內政部擔心原有名單的戶數恐與實際名單不契合,因此邀請了國科會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利用「套繪」方式找出共有1800戶需要撤離,並將這份名單提供給花蓮縣相關單位參考;農業部後續再仔細「套疊」後,發現約有37戶被遺漏,因此加上去,最後確定為1837戶;這些名單已在21日當天就提供給花蓮縣府與其他相關單位,希望能儘早進行疏散、依親或垂直避難等措施。

劉世芳重申,「我們最大的的想法還是一樣,不管中央或地方都是以保全最多人命,保護最多的人安全為標準,到目前為止,中央災變中心仍然在開設中,希望所有人命保全,不管在中央或地方政府的災變中心,都能一起來努力,讓大家可以看到面對天災最大考驗時,大家都一起努力來面對這些挑戰」。



更多新聞: 奪14命「堰塞湖溢流」徐榛蔚急開戶!黑料被掀出「賑災募款文」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