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品觀點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造成嚴重災情後,林務局花蓮分署持續監控堰塞湖情況。分署長黃群策表示,經勘查發現壩頂溢流口已下切104公尺,湖水量從原先的9100萬噸降至僅剩1300萬噸,約為原本量體的15%。雖然目前應不致有致災的洪水情形,但仍維持紅色警戒狀態,以確保民眾安全。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造成嚴重災情後,林務局花蓮分署持續監控堰塞湖情況。分署長黃群策表示,經勘查發現壩頂溢流口已下切104公尺,湖水量從原先的9100萬噸降至僅剩1300萬噸,約為原本量體的15%。雖然目前應不致有致災的洪水情形,但仍維持紅色警戒狀態,以確保民眾安全。
而目前堰塞湖24小時均有人員監控。要解除紅色警戒,仍需綜合考量天候狀況、殘餘壩體、水量及河道土砂狀況等因素,確保安全無虞才能解除。在警報未解除前,將持續監控並回報壩體狀況。民眾白天可回家清理家園,但晚上仍須返回收容處所,並隨時注意簡訊通報。
此次災情引發各界關注,民進黨立院黨團宣布捐出100萬元因應救災所需,並呼籲民眾透過賑災基金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捐助。總統、副總統及行政院長也宣布捐出一個月薪水,展現對災民的關懷。
然而,災後檢討中也出現爭議。有罹難者家屬向花蓮縣長徐榛蔚反應未收到撤離通知,但徐堅持有警車廣播通知。檢方已分案調查是否有人為疏失。
目前,相關單位持續監控堰塞湖狀況,並呼籲民眾保持警惕,遵守安全指示。災後重建工作也正在進行中,各界捐助與支援陸續到位,期望能儘快恢復災區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