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温芸萱、魏熙芸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已釀14死、7失聯、71傷。林保署與成功大學、陽明大學防災中心今(26)日上午空拍勘查,研擬安裝水位計監控。畫面顯示壩體被洪流切削出明顯V型缺口,顯見潰流威力驚人。數據指出,湖水位已降至1026公尺,較最高水位下滑113公尺,湖面僅剩16公頃,蓄水量縮至約1100萬噸,僅剩原先12%。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於23日溢流,洪水瞬間傾瀉而下,重創下游光復鄉,造成慘重災情。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日下午最新統計,事件已造成馬太鞍溪地區,14人死亡、7人失聯、71人受傷,搜救與災後重建仍在持續進行中。
為了掌握堰塞湖現況,林保署與成功大學、陽明大學防災中心專家,今天上午搭乘直升機前往湖區上方勘查,評估是否能再安裝水位計等監測設備,以便後續監控。空拍畫面清楚顯示,天然壩體被洪流切削成一個明顯的「V」型缺口,直觀就能感受到當初潰決時的巨大能量。

另外,根據國土測繪中心航遙測分署的資料顯示,截至昨日上午,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約為1026公尺,相較於形成初期的最高水位,已大幅下降113公尺。湖面面積也縮減至16公頃,蓄水量約剩1100萬噸,僅為最高峰時期的12%。專家表示,目前雖已無大規模潰決之虞,但後續仍需嚴密監測,以防持續降雨或山區鬆動地質再度引發危機。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強調,相關單位將持續透過空拍與監測數據,掌握水位與壩體狀態,並配合地方政府進行防災整備,避免次生災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