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倫比亞總統佩卓(Gustavo Petro)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之間的外交衝突,於近期明顯升溫。根據《新聞週刊》報導,美國國務院於26日宣布撤銷佩卓的訪問簽證,理由是佩卓近日在聯合國大會場邊呼籲美國士兵「違抗川普的命令」,並直言美國此舉屬於「魯莽且煽動性之行為」。針對美方決定,佩卓於X平台公開回應「我不在乎」,強調自己身為哥倫比亞與歐洲雙重國籍,無須簽證也能赴美,更自稱是「世界上的自由人」。
佩卓的發言出現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外的一場支持巴勒斯坦集會上,他於現場演說中主張所有美國軍人「不要把步槍對準人性」,並明確呼籲士兵「違抗川普的命令」,這段話引發美方強烈反彈。
美方隨即發表聲明撤銷其簽證,佩卓則立即回應,表示自己已返回波哥大,目前不具備赴美簽證,但他認為這不影響其做為國際公民的權利,並再次重申自己認同的是全球性的自由價值。
美國與哥倫比亞關係原本就因移民政策、毒品問題產生摩擦,佩卓先前也曾因拒絕配合美方驅逐航班要求,導致美國對哥倫比亞加徵關稅。這次簽證事件再度顯示,美哥兩國在拉丁美洲政策上立場南轅北轍。哥倫比亞媒體報導,佩卓離開美國後,美國國務院才正式宣布撤銷其簽證,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意在對哥倫比亞政府施壓。
國際媒體同時聚焦美國與委內瑞拉、巴勒斯坦的外交角力。就在同一週,川普宣布對馬杜洛(Nicolas Maduro)政權實施新一輪制裁,美國政府直接將馬杜洛定位為「販毒恐怖組織首腦」,並於委內瑞拉沿岸部署軍艦。美方認為馬杜洛持續破壞區域穩定,特別是他與哥倫比亞等左傾國家領導人結盟,使美方更加擔憂區域安全。
此外,美國也宣布禁止巴勒斯坦高級官員參加聯合國大會,並撤銷已核發簽證,理由是反對多國計畫於聯合國大會期間承認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副總統謝赫(Hussein al-Sheikh)對此致函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要求重新考慮決定。這一系列行動被視為美國與以色列在加薩及巴勒斯坦政策上與全球多數國家立場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