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于士宸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造成多人罹難、失蹤,嚴重災情頻傳,街道上滿是土石泥濘,全台各地救難單位紛紛進駐災區,許多熱心的民眾拿著新買的鏟子、雨鞋,直衝花蓮救災。如今,救災已邁入第5天,許多熱心民眾變身成「鏟子超人」,搭上台鐵前往光復車站幫忙,更有熱心的壽豐居民自製「光復鄉-救災資訊整合」地圖,內容涵蓋交通資訊、身心醫療站、幼兒資源、供水站、廁所、需要志工協助區域等等,提供民眾使用。


25日,一名同樣居住在花蓮壽豐鄉的居民凱倫,前往光復救災時發現,有些物資站的物資出現過多或是品項不均衡的狀況,讓他驚覺各個物資站其實彼此沒有聯繫,甚至可能不清楚彼此的存在。隨後,凱倫注意到這個問題,決定創建LINE群組,提供各個物資站聯繫方式,也彙整出「救災資源整合包」、由熱心志工們共編的「花蓮光復鄉-救災志工/物資募集資訊總表」,提供大家使用。「救災資源整合包」內其中一份Google地圖則是明確整理出災區內外物資轉運及收發站、身心醫療、幼兒資源、臨時用水、災民及志工住宿點等。其中,「需志工協助區域(自備救援工具)」項目還可以標示出哪些地方還需要大型、重型機具協助,方便災區召集大型器械整理泥沙。

凱倫自製的Google地圖曝光後,在網上引起民眾注意。昨日,凱倫也親自感謝各界夥伴對地圖的支持與肯定,「我們希望能夠讓此事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藉由此份地圖得到他們所需的基礎資訊,我們團隊雖然本身並非相關專業,但很高興能夠幫得上忙,也謝謝每一位參與賑災、地圖製作、海巡資料、現場回報的每一位英雄,大家都是戰士,我愛你們每一個人」,最後還不忘提醒鏟子超人「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然後記得多喝水,一切都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