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隻搜救犬抵20個人類!搜救犬「為何不戴項圈、裝備?」專家揭4大震撼原因

  • 發佈時間:2025/09/30 11:03更新時間:2025/09/30 11:03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1隻搜救犬抵20個人類!搜救犬「為何不戴項圈、裝備?」專家揭4大震撼原因
花蓮光復鄉災情嚴峻,全台各地的搜救犬持續投入尋找失聯者的任務。不過,也有人疑惑,為何牠們在瓦礫堆中工作時,幾乎不見任何裝備?對此,粉專公開4大原因。(圖/台南市消防局提供)

生活中心/巫旻璇報導

花蓮光復鄉災情嚴峻,全台各地的搜救犬持續投入尋找失聯者的任務,感動不少民眾。不過,也有人疑惑,為何牠們在瓦礫堆中工作時,幾乎不見任何裝備?對此,「臺南搜救犬。Tainan K9」粉專說明,其實背後有四大關鍵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考量。國外曾發生過搜救犬未拆項圈就被派進危樓,結果項圈勾住障礙物,狗狗被困在裡面,領犬員雖然聽見哀鳴卻無法進入營救,最後釀成悲劇。


更多新聞: 快新聞/全真瑜珈健身「結束20年經營」 10月1日起全面停業

 1隻搜救犬抵20個人類!搜救犬「為何不戴項圈、裝備?」專家揭4大震撼原因
粉專提到,任何裝備若必須使用,最好都能在遇到強大拉力時自動脫落,避免犬隻被卡住而喪失逃生機會。(圖/翻攝自臉書粉專「臺南搜救犬。Tainan K9」)

粉專指出,第一個原因正是安全問題,任何裝備若必須使用,最好都能在遇到強大拉力時自動脫落,避免犬隻被卡住而喪失逃生機會。第二則是散熱需求,狗的腳掌具備散熱功能,即便現今已有改良鞋具,仍會讓犬隻的體溫調節略受影響。第三是行動力,犬隻的趾爪能幫助抓握崎嶇地形;第四則是觸覺回饋,腳掌直接接觸地面能收集更多資訊,協助判斷環境。至於是否該讓搜救犬穿戴裝備,粉專強調,領犬員都會依現場情況作出最合適的決定,若不穿反而更危險,還是會替犬隻選擇必要的保護,「因為沒有人比我們更不希望狗狗受傷」。


 1隻搜救犬抵20個人類!搜救犬「為何不戴項圈、裝備?」專家揭4大震撼原因
一隻受過完整訓練的搜救犬,效能相當於約20名人力。(圖/翻攝自臉書粉專「臺南搜救犬。Tainan K9」)


此外,粉專也提到,犬隻的嗅覺遠勝人類,一隻受過完整訓練的搜救犬,效能相當於約20名人力,因此往往需要率先進入災區,協助標定受困者位置或排除無待救者的區域。也因搜救犬受傷風險高,隨隊獸醫的角色格外重要。每次勤務結束後,領犬員都會與獸醫檢查犬隻身體,一旦發現傷口或狀況能立即處理,必要時甚至進行藥物或侵入性治療,確保搜救犬能持續執行關鍵任務。




更多新聞: 獨家/畫面曝!花蓮大馬村長「聽中央的」提前部署 廣播籲撤離全村無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