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李世宸 李奇 趙永博 花蓮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更沖斷主要聯外橋樑。經過連日趕工清淤,今天(1日)公路局已進駐吊車,吊放涵管、橋體,預計在15號前完成便橋通車。至於教育方面,預估本周讓受災嚴重的光復國中、光復商工恢復五成以上,10/7視訊復課、10/13恢復實體授課。
多輛怪手,日以繼夜地,在馬太鞍溪下游重災區,不停開挖,前一天清淤量高達9861噸,創下新高,交通部分也傳來好消息。大型吊車,在河床兩側吊放涵管、橋體,公路局在馬太鞍溪搭起涵管便道,要搶在半個月內完成通車。

民眾:「這樣我們就比較方便去,去看我朋友,剛好也在那邊,還有我們部落的幾個住戶也在那邊,所以說能夠通的話,能夠讓我們走的話是最好啊。」公路局東分局副分局長林振生:「溪底便道的部分,南下已經大概完成200米,北上的部分大概完成150米,我們會趕辦在10/15之前,可能讓民眾來通行。」預計第一階段通行車種,以小型車為主,更規劃在2027年前完成雙車道新橋,但洪災事發至今,進入第九天,教育進度可不能中斷!

花蓮縣學生校外生活輔導會督導陳建盛:「現階段我們是以到10/13(應為10/7),兩所學校(光復國中.光復商工),都是以視訊上課,遠端來上課為主,10/7(應為10/13),如果校舍都可以使用的話,我們是在10/7(應為10/13),來實施實體復課。」目前已加派人力、機具進駐,力拚本周讓光復商工、光復國中恢復五成以上,至於國小學童則就近接駁到鄰近學校上課,在家園重建之際,要讓家長們沒有後顧之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