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一度全國運動會,10月18到23日在雲林縣登場。雲林縣長張麗善在民視「新聞觀測站」節目形容,縣府簡直是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打造全新田徑場,達國際級標準,要讓運動員大展身手!
雲林縣長張麗善:「雲為天,糧為地,上頭還有雲林稻穗、蒜頭、花生、還有台灣鯛或虱目魚。至於這個空的地方,其實就雲林的地圖。」
向「新聞觀測站」節目主持人劉方慈詳細介紹由在地職人設計的全運會「雲寶妹」、「雲寶弟」獎盃,巧妙融入各種雲林元素,雲林縣長張麗善,大讚高手在雲林!並預告,縣府已替全運會做足準備。
雲林縣長張麗善:「因為我們以往的田徑場,沒有符合國際級的標準,所以我們也為了這一次的全國運動,用600天打造不可能的任務,也斥資21億,不只是停車場,還有所有的田徑場,這個田徑場是符合現在國際級標準的田徑場。」
迎接選手,也顧到觀賽親友,這回特別規劃旅遊路線,也期盼全運會結束後,延續觀光氣勢。節目上,張麗善與劉方慈一起觀看網路神曲《星期六去斗六》,張麗善預告,即將拍攝真人版MV。
雲林縣長張麗善:「斗六是首善之都,行政中心,同時也是雲林縣人口數最多的、超過十萬人以上。甚至我們在打造一條雲林溪,它貫穿整個斗六市,賦予斗六市截然不同的生命與靈魂。斗六、雲林溪好好打造後,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運動休閒場域。」
大推運動休閒與旅遊觀光,張麗善更強調,要替雲林撕掉標籤。
雲林縣長張麗善:「大家過往對雲林縣刻板印象,認為是保守、老化的縣市。事實上,我也是農業產值最高的,從我上任的769億,現在已經高達到948億,但是現在的農業如果沒有跟科技結合,大概也會退步了,所以我們就要不斷地轉型。另外,觀光人次2025上半年已突破2198萬人,比我剛上任時700萬到800萬人,超過快三倍,表示來雲林的人越來越多,希望也讓大家覺得雲林縣不再是那麼老化,也希望雲林在地年輕人能夠留下來就業。」
導入科技,提升農業、畜牧業產值,任期還有1年多的張麗善,說要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持續擦亮「農工商科技城」招牌。
張麗善獨家完整專訪,10/11(六)17:00 在53頻道、民視新聞YouTube首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