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一般總認為,中秋節的月亮就是滿月,不過這是個迷思。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滿月可能發生在農曆14到17日,以今年為例,真正的滿月要等到中秋節隔天才會出現,對此台北天文館也解釋原因了。
台北天文館說明,今天中秋節是下周一,月初時間為下午4點57分,月球過中天時間在晚上11點13分,月落時間在隔天凌晨4點32分;雖然中秋節當天月亮會很顯眼高掛空中,但並非「真正的滿月」,真的滿月是下周二(農曆8月16日),因為農曆和月相不一定會吻合搭配。
台北天文館指出,在農曆的計算上,朔月(新月)是初一,滿月則是月亮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此時月亮被太陽完全照亮。朔月可能發生在初一的任何時間,導致當月的滿月時間隨著變動,滿月(望月)就會發生在農曆14至17日其中一天。
根據統計,農曆16日發生滿月的機率最高,達47%;農曆15日的機率約37.5%,農曆17日15%,農曆14日只有0.5%,機率最低,因此民間才有「十五月亮十六圓」的說法。而自1986年到2030年間,45次中秋節僅15次適逢滿月。
台北天文館提到,台灣上次遇到真正的「中秋滿月」是2023年,下一次將出現在2030年,不過屆時滿月發生時,月亮不見得已經升起,若要像2023年一樣,看到完美的中秋滿月,得等到20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