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造成大量溪水傾洩下游,引發嚴重災情。今(3)日林保署台東分署副分署長董世良指出,10月1日與2日空拍監測顯示,上游迴水區水位已下降,河道沙洲地形逐步回復,崩塌區下方河道持續沖刷變寬,下游V型峽谷與聚落落差80至200公尺,經評估對居民安全無虞。
花蓮光復鄉9月23日因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造成大量洪水和泥沙衝進下游,引發嚴重災情。副分署長董世良指出,台東分署已於10月1日及2日上午持續進行空拍監測,掌握崩塌地河段最新狀況。

監測結果顯示,崩塌土體下方河道持續被溪水沖刷而變寬,出流量增加;上游迴水區水位已明顯下降,且無回淤現象,沙洲地形逐步回復原有河道型態。董世良表示,目前下游河道為V型峽谷,與聚落間落差約80至200公尺,經專家評估,對下游居民安全並無威脅。
台東分署將持續利用空拍機密集監測水位及崩塌區變化,並與農委會水保署台東分署、水利署第八河川分署及臺東縣政府保持密切聯繫。若監測到異常狀況,將立即發布預警與通報,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董世良強調,雖然上游迴水區水位下降,但分署仍會保持高度警戒,確保河道回復穩定,並密切關注可能影響下游聚落的水情與地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