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颱風「樺加沙」日前不僅挾強風豪雨,重創我國東部地區,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更發生溢流,導致下游光復鄉遭洪水淹沒;不僅如此,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更已確認,至少18人因此罹難,引發社會譁然。堰塞湖的威力也迅速成為民眾熱議焦點,且不只有馬太鞍溪的堰塞湖,另一處位於新竹縣、泰崗溪上游的堰塞湖,同樣受到關注;目前全台僅有兩處需要密切監測的堰塞湖,該處就是其中之一。
據悉,竹縣堰塞湖蓄水量達4.8萬立方公尺,潛在威力不容小覷,如也潰壩,恐成為安全隱患。對此,新竹縣府預計今(2025)年公告危險水域,縣長楊文科也已指示團隊,務必加強與中央聯繫;若發生強颱豪雨,也應落實撤離,以居民安全為第一優先考量。縣府承諾,將持續監控堰塞湖的影響範圍,而林保署則表示,目前蓄水量約為20個標準泳池,因有穩定溢流的現象,水位並未持續升高,暫無潰堤風險。
不過,楊文科仍承諾說:「萬一潰堤的話,影響的地方還是要劃出來,讓大家先知道一下,這個我們要密切來注意了」,另也強調,「必要時該撤就撤」。
另據資料爬梳,泰崗溪堰塞湖主要是從去(2024)年11月、受到「康芮」颱風影響後產生。該湖壩高約10公尺、面積約1.3公頃、壩高約10公尺、面積約1.3公頃,持續有穩定溢流現象;地理位置方面,距離司馬庫斯大橋上游約10公里,目前判斷,與河道之間仍有相隔一定高度,所以即便潰壩,眼下仍評估不至於對其造成影響。但必須注意的是,下游約14公里處,有一處泰崗野溪溫泉,若受水位及流速急速增高影響,恐對河道區域活動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
林保署新竹分署副分署長林如森表示,目前評估若是潰堤,水體可能會只漲20至40公分,對於下游居民或聚落應無明顯影響;然而,像是野溪溫群這種與水域遊憩相關的行為,仍必須特別注意。至於林保署方面,今年9月底再次監測該湖狀態,並且會將變化情況,持續與公所等相關單位交流資訊、時刻戒備。
政府單位同樣不敢懈怠,例如堰塞湖鄰近秀巒國小,縣府原住民族行政處長雲天寶表示,只要雨量達標400毫米,就會要求學校與周圍住戶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