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巫旻璇報導
強颱樺加沙重創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釀成嚴重災情,光復與馬太鞍部落多處受災。3日晚間,花蓮縣長徐榛蔚率縣府團隊在光復國小召開災情說明會,現場擠滿上百名焦急災民、地方代表與志工,氣氛緊繃。會中,國民黨立委鄭天財強調自己在立院提出三項方案,卻提到「用空軍直升機載挖土機」及「派工人用鋤頭挖堰塞湖」等構想,引發現場怒嗆「不要政見發表」,鄭天財情緒激動回嗆「你先聽一下,這很重要」,場面一度混亂。另一方面,民眾自組「堰塞湖探勘隊」徒步登山實勘,指出地形險峻、土質鬆軟、落石不斷,濃霧瀰漫下能見度極低,形容「靠近湖邊就會陷下去」,強調現地環境極危險。

國民黨立委鄭天財一度強調自己「在立法院已提出三個方案」,並逐字說明第一項建議:「要用空軍的直升機載運中、小型挖土機,去把堰塞湖鬆軟的土石挖掉,讓水每天流,不要囤積在山上。」接著他又補充:「如果地形不行,就用幾十年前的方式,用直升機載工人上去,用鋤頭挖挖挖,讓它每天流」。

現場災民聽到「用鋤頭挖堰塞湖」氣得當場大喊:「我們沒有要聽政見發表!」鄭天財則情緒激動回嗆:「你先聽一下,這很重要,聽一下!」一度提高音量,又對災民說「最後一句話,不想聽沒關係齁」,場面火藥味濃厚。鄭天財接著引述前內政部長、水利專家李鴻源的警告,指「堰塞湖水量仍多,只要發生5級地震或颱風豪雨,就可能再次潰壩」,強調情勢嚴峻,「這不是政見發表,這是非常重要的事」。在民眾要求他「不要政見發表」後,又講了約2分鐘,鄭天財才坐下。

與此同時,有民眾自組「九人堰塞湖探勘小組」徒步前往災區觀察現況,分享所見情形:「越靠近湖邊地面越會陷,山邊不斷有落石,持續山崩中。」隊員指出,目前已有一人留守海拔1800公尺營地防止糧食遭野獸啃食,其餘人員平安。他們描述,堰塞湖實際位於海拔約1000公尺處,濃霧瀰漫、能見度極低,「下到1300公尺全是霧霾,湖邊根本看不到太陽,呼吸也困難。」從畫面中可見,探勘隊一路下切至1300公尺時,眼前景象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四周被厚重白霧包圍,天空與山壁的界線全然模糊,能見度不到十公尺,地勢濕滑險峻,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山谷,危險程度令人膽寒。
探勘小組艱險的畫面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痛批鄭天財的言論離譜:「要用鋤頭挖就他自己先去挖!」、「還叫空軍直升機載工人上山?是在拍災難片嗎?」、「原來現場是如此惡劣的環境,真的太不容易到達了探勘小組辛苦了」也有人指出,「探勘隊都說地質不穩、落石不斷,根本不可能靠人力處理。」另有網友呼籲:「徒步進入未知地形本就危險,請探勘勇者一定要平安」,並反諷:「縣長和立委要不要親自坐直升機上去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