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不是滿月! 天文館:正版隔天才現身

  • 發佈時間:2025/10/05 12:20更新時間:2025/10/05 12:20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今年中秋不是滿月! 天文館:正版隔天才現身

圖、文/周刊王

明(6)日就是中秋節,民眾普遍認為中秋節當天就是滿月的日子,不過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今(2025)年中秋夜的月亮並非天文學上真正「滿月」,隔天(7日,農曆十六)中午才會出現真正的滿月,原因是「月相和農曆」不一定年年都相符,故有「十五月亮十六圓」的民間俗語,不過這已經超出肉眼可察覺的範圍,因此今年中秋月依舊皎潔動人。

更多新聞: 快新聞/中秋節連假第2天! 國道、省道22大地雷路段曝光

天文館指出,按照傳統,中秋夜是「月圓人團圓」的日子,不少人期待與家人一同賞月。不過,今年的中秋夜月亮並非天文學上真正的「滿月」。

天文館說明,中秋節當天傍晚16時57分月亮升起時,盈滿程度約為99.6%;到了23時13分升至最高點時接近99.9%;一直到隔天(7日)清晨5時36分月落時才趨近100%。「真正的滿月時刻則出現在7日上午11時48分,也就是中秋節的隔一天。」

至於為何中秋節不一定是滿月呢?天文館指出,由於月相週期平均為29.53天,而農曆每月天數則是29或30天,中秋固定在農曆八月十五。這些差異累積下來,就會造成中秋節當天並非每次都遇到滿月。

根據統計,2001年至2050年間,農曆八月的滿月共有24次落在農曆十六日,20次剛好是十五日,也有6次延至十七日,因此才有「十五月亮十六圓」的民間俗語,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不過,天文館表示,雖然數據上有些許差異,但早已超出人類肉眼可察覺的範圍,所以今年中秋月依舊皎潔動人,毫不遜色。

此外,台北天文館也提醒,明日中秋節當晚19時到21時,天文館除了在現場舉辦「月光奇技‧魔幻中秋」特別活動外,同步在YouTube官方頻道推出線上直播,帶大家透過望遠鏡仔細觀察月亮,感受大自然與曆法間細微的差異,並分享相關的知識與故事,陪伴大家共度佳節。

天文館進一步說明,活動將提供多元而豐富節目內容,除了可透過專業天文望遠鏡直擊中秋滿月風采外,還能用手機親自拍下清晰的月亮影像,更安排光舞與特技表演、天文有獎問答等,透過輕鬆有趣的活動,讓科學與節慶結合。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 同志子宮頸癌篩檢遭拒 嘆友善醫院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