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林詠琪 吳志恆 花蓮報導
花蓮光復鄉洪災事發兩周,目前四所重災區學校的校舍,大致清理完畢,明天(7日)開始,包括光復國中、光復國小、大進國小恢復實體上課,至於光復商工,結構因有安全疑慮,則採取線上授課。不過,大進國小仍有上百名災民安置,家長質疑縣府宣布實體復課決策倉促、配套不足。
中秋連假最後一天,也是災後進入第二階段復原,花蓮光復國中校園內,除了志工外,還有國軍弟兄投入支援,協助大清掃,二樓教室走廊堆滿新教材,準備迎接周二復課。光復國中校長黃建榮:「(全部)都毀了,這樣初估起來應該會上億,整個恢復的時間可能要,至少要一年,才能恢復到以往的樣子,我們預計棒球隊移地訓練,會採取移地訓練給學生。」光復國小教室,內部清淤也大致告一段落,志工一手掃把、一手水管,忙著打掃最後階段。校方表示,校園供電已恢復穩定,跟光復國中一樣,周二可如期復課。

光復國小校長黃彤芳:「孩子進來書包上課的東西,基本上沒什麼問題這樣子,水塔也都進來了,那水的部分就是自來水公司,他的水車隨時會補。」光復商工,因結構仍有安全疑慮,採取線上授課,至於大進國小,校園仍安置上百名災民,家長痛罵縣府,宣布實體復課的決策倉促、缺乏配套。

大進國小家長:「我們在擔憂的是,你們都措施都沒有配套完善好,你們就直接下達命令,你們大進要怎麼樣,你們大進要怎麽樣,你們有跟家長會討論過嗎?」花蓮縣教育處學管科長白鴻儀:「(安置區)會以紅龍,或者其他可行的方式,做整個動線的區隔。」花蓮縣社會處長陳加富:「現在的收容處所來講,就是大進國小跟大全國小,那個位置是最適合的距離,在這樣情況下,是不是有什麼兩全其美,平衡的方式,來讓學生的復課權益不要耽誤,災民收容的辛苦,也能夠來得到我們的服務。」喊話要師生、家長和災民共體時艱,光復鄉恢復正常上課後,預估仍有20人無法到校,必須透過視訊,校方已備妥新教材與視訊設備,而住在安置所的學生,也會安排交通車接送,盡力讓孩子的學習不中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