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也沒用?「優先席」大戰劍拔弩張 專家籲:去標籤化

  • 發佈時間:2025/10/07 18:54更新時間:2025/10/07 18:54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改名也沒用?「優先席」大戰劍拔弩張 專家籲:去標籤化
改名也沒用?「優先席」大戰劍拔弩張 專家籲:去標籤化(圖/民視新聞)

社會中心/洪巧璇、郭文海 台北報導

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顯現在還儼然形成世代對立!有醫生就認為,以深色強調識別效果,是「標籤化」讓座資格,容易激化矛盾。建議改善優先席設計,讓座不必靠顏色區隔"。因為當"讓座精神"變成"情勒文化",反而增添衝突。

更多新聞: 快新聞/陳重文慘了!才因「台智光案」判刑8年6月 又涉農會賄選遭起訴

民視記者洪巧璇:「博愛座走入歷史,現在已經改名為優先席,並且在9月的時候正式實施上路,不過改個名就能化解年輕人跟年長者之間的世代矛盾嗎?讓位糾紛依舊是頻頻上演。」捷運博愛座改名優先席,適用對象還新增了"其他有實際需求者"但誰該坐、誰不該坐,不同世代看法不同。年長者:「我看好幾次坐在這的都是年輕人,8、90歲站在他前面他不讓啊,他管你的,就是反正坐著,眼睛也不看你,一直滑手機啊。」年輕人:「至於長者我們當然可以讓他,可是我看那影片好像其實後面也有空位,所以我就覺得好像也沒有,就覺得有時候長輩他們也不能夠只是覺得自己是對的。」

改名也沒用?「優先席」大戰劍拔弩張 專家籲:去標籤化
改名也沒用?「優先席」大戰劍拔弩張 專家籲:去標籤化(圖/民視新聞)

優先席大戰劍拔弩張,北捷發生白髮婦人逼年輕人讓位,結果反被一腳踹飛,沒想到網路上多數竟然是叫好聲。正因為"讓座精神"很容易變成"情勒文化"反而增添衝突。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成心理環境跟生理來看,改優先席而已,其他都沒改,所以上面貼的,仍然是老弱婦孺,不要太標籤化。」醫生建議改善優先席設計,讓座不必靠顏色區隔"標籤化"其實各國作法不太相同,像是美國的公車有專屬身障座位,長者、孕婦不見得一定有特殊座位;法國有明確的優先席的排序,依序是退伍或傷殘軍人、視障者、身心障礙者等等,澳洲則是規定若乘客不讓座優先席將被罰款。

改名也沒用?「優先席」大戰劍拔弩張 專家籲:去標籤化
改名也沒用?「優先席」大戰劍拔弩張 專家籲:去標籤化(圖/民視新聞)
年長者:「就是說有另外一個規劃說,什麼叫做有需要,什麼叫做該讓給老人家。」年輕人:「因為我在國外也比較少看到這種優先席,可能長輩就比較不會覺得,這個是一定要長輩才能坐的位子。」儘管對優先席社會上仍有正反兩面的聲音,但無論立場如何,都應該學會彼此尊重。


更多新聞: 快新聞/王鴻薇駁助理疑兜售跟監照 律師:不敢提告凸顯「二大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