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恐爆疫情雙煞 醫學會點名「二類人」再不打疫苗會後悔

  • 發佈時間:2025/10/08 14:10更新時間:2025/10/08 15:03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10月恐爆疫情雙煞   醫學會點名「二類人」再不打疫苗會後悔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秋冬小心疫情雙煞,疾管署署長羅一鈞日前公開警告,十月不但可能是難得一見的流感高峰期,且還有新冠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在流行,「群魔亂舞的時代已來臨」。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今(8)日進一步點名「50(歲)以上要注意,慢性病(患)不要僥倖」正是最需要打疫苗的族群,提醒感染流感或新冠絕不是小感冒,長者、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應依照政府建議,儘快完成「左流右新」疫苗接種。

更多新聞: 疑砂石場老闆娘尋獲!車輛嚴重變形 遭深埋1層樓高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今舉辦「左流右新要及早,健康安心免煩惱」秋冬防疫衛教記者會,邀請「台灣最美歐巴桑」陳美鳳擔任衛教大使,大跳「流新」舞,提醒高風險族群接種流感疫苗、新冠疫苗。

今年流感疫情提早二個月報到,且已經連續九週升溫,最新就診人次單週就破15萬人,連帶疫情打氣也旺。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在地方政府及醫療院所通力合作之下,經統計,昨日流感疫苗接種數為20萬5245劑,今年累計接種數達127萬3028劑,為去年同期累計接種數(73萬503劑)1.7倍。

曾淑慧指出,昨日新冠疫苗接種數約5萬2826劑,今年累計接種數35萬5540劑,也已經是去年同期累計接種數(18萬9670劑)的1.9倍。

陳美鳳也分享,前陣子身邊的經紀人先後感染了流感與新冠,高燒持續好幾天,全身酸痛到連翻身都不敢,喉嚨也痛得像被刀割,完全沒辦法吃東西,只能喝牛奶,且即使新冠康復以後,仍有長期咳嗽、胸悶、味覺喪失等症狀,身體虛弱了好幾個月,讓她驚覺病毒的威力,希望藉由衛教大使身份呼籲民眾不要輕忽新冠或是流感的影響。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教授吳至行說,民眾常常只打了流感疫苗,卻遲遲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其實流感和新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毒,尤其是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後都不只是小感冒這麼簡單,所以兩種疫苗都不能少,務必都要完整接種。

吳至行說,感染新冠後急重症風險較流感更高,患者進入加護病房的風險更高出2倍。且因為新冠病毒會傷害人體多個器官,恐會留下長期後遺症。國外研究顯示,全球約有36%的患者即便康復後3個月仍持續出現咳嗽、疲倦、腦霧等長新冠症狀,且症狀至少持續2個月,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指出,今年疾管署採「風險族群導向策略」,新冠疫苗不再是全民免費施打,僅有高風險族群能接種公費疫苗,為幫助民眾快速判斷自己是否屬於高風險群,台灣家庭醫學會特別開發「成人新冠風險自我評估工具」,民眾只需30秒即可完成自我檢測,了解自己的健康風險,可多加運用,幫助家中成員一起進行檢測,守護彼此健康。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擺脫「重男輕女」性別歧視? 衛福部最新男女嬰數字曝訊息

今迎寒露揮別秋老虎 中醫養生超簡單靠「一雙拖鞋」就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新聞: AAA演唱會從桃園改到高雄辦 謝美英點這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