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署觀測堰塞湖地表持續變形 集水區可見多處新裂縫

  • 發佈時間:2025/10/09 18:44更新時間:2025/10/09 18:44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林保署觀測堰塞湖地表持續變形 集水區可見多處新裂縫
林保署派遣兩支深山派遣隊,花了五天終於抵達馬太鞍溪堰塞湖(圖/民視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林保署派出兩支深山派遣隊,觀測馬太鞍溪堰塞湖,帶回第一手資料,觀測堰塞湖地表仍持續變形,集水區可見多處新裂隙,貿然施工恐引發更大規模崩塌,提醒萬一有大豪雨、強震,兩側邊波仍可能崩塌,甚至形成新的堰塞湖,行政院也新增250億經費,整體規模達到850億元。

更多新聞: 國道驚險意外!機車誤闖國一追撞BMW 騎士噴飛重傷送醫搶救

眼前一片白茫茫,碧綠湖水,就是這回釀禍的馬太鞍堰塞湖,兩支深山派遣隊,花了整整5天,翻山越嶺,總算到達堰塞湖。林保署花蓮分署萬榮工作站技士賴光榮:「他們的地形其實比我們更惡劣,他們要用垂降的方式,或者是用吊掛繩索的方式前進,因為他們那邊北面的部分,都是屬於崩塌地區落石區。」

林保署觀測堰塞湖地表持續變形 集水區可見多處新裂縫
空勤總隊搭載台大、成大團隊前往馬太鞍溪堰塞湖(圖/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

空勤總隊,周四再搭載台大、成大團隊,前往堰塞湖,重新放儀器,評估減災可能性,觀察到溢流口位置,明顯後退,代表地表仍持續變形,馬太鞍溪集水區,好幾個地方,都能看到新裂隙,貿然開挖、炸掉,反而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崩塌。林保署長林華慶:「正常天候狀況之下,暫時不會有所謂的潰壩的風險是比較低的,但是如果遭遇到比較大的豪雨,或是強烈的地震的時候,這兩側的邊坡還是有可能會崩塌,甚至有可能會堵塞了溢流的流路,造成新的堰塞湖。」

林保署觀測堰塞湖地表持續變形 集水區可見多處新裂縫
行政院再追加250億預算,整體達到850億(圖/民視新聞)


就怕大豪雨、強震來襲,邊坡可能再崩塌,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行政院也通過「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追加匡列250億,整體規模達到850億,監控、調查堰塞湖,災民安置等。工程會主秘羅天健:「增加了250億,也就是說在原來的600億上面,再加250億變成了850億。」行政院強調,未來堰塞湖水位,上升0.5公尺,就會發紅色警戒,上升1公尺,再發海嘯警戒、強制撤離,嚴密監控,就是要避免類似不幸,再度發生。

更多新聞: 不打雜不加班「00後」整頓職場用3招 上班族有感認:環境確實舒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