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馬太鞍溪橋遭溢流河水沖斷,花蓮南北交通受阻,得走海線或繞駛193線道,如今交通部投入大量人力,涵管便道施工進度大幅超前,部長陳世凱二度會勘,確認可以提早5天,也就是國慶日的下午三點,就能開放通車。此外,在大橋不通期間,台鐵一肩扛起志工疏運的重責大任,創下兩週載運40萬名鏟子超人的驚人紀錄。
交通部長陳世凱,兩度鞠躬,向不分日夜、辛勤趕工的500位工程人員,表達感謝。因為原本預計要一個月,才能完工的涵管便橋,施工進度大幅超前,預計在國慶下午三點,就能第一階段,開放小型車、救災車輛通行。

交通部長陳世凱:「這個便道因為上游的水,還沒有很穩定,我們這個便道一定要24小時,有保全看顧著,並且要有人在現場,隨時監測水位,甚至我們要透過這個cctv的方式,用監看的方式,如果水位有任何的變化,我們該封橋該封路,我們就來封路。」
堰塞湖溢流,沖毀馬太鞍溪橋。東半部地區交通受阻,南來北往,單趟就得多花30到40分鐘。便道通車後,交通時間大幅縮短,只要10分鐘。方便更多超人,進入光復救災、重建家園!
陳世凱,三周內二度赴光復勘災,除了關心便道進度,也到光復車站視察。因為災後,台鐵一肩扛起志工疏運的重責大任,兩周來,超過40萬名鏟子超人,搭乘火車,進入光復。

交通部長陳世凱:「超人不需要披風,但是一定需要台鐵,所以這段時間的這個疏運,台鐵公司負擔非常重的責任,光復站其實在淹水的那一天,也被淹沒了,但是在24小時之內就恢復通行了。」
光復車站每日運量,飆升到平時的60倍。台鐵緊急調派40人輪班因應,完成階段性任務。但看看鐵道,道碴混有泥沙、摩擦力不足,為了行車安全,台鐵下一步,將會利用夜間,分段處理,光復正在慢慢地重新站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