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台中報導
近期天災頻傳,大量捐款紛紛湧向受災區,卻也間接排擠了社福單位的募款資源。然而,全台超過二十萬名心智障礙者的需求,卻不容忽視。智力與肢體都受限的他們,身體老化速度比一般人更快,45歲就提早步入中老年,隨之而來的,是更加棘手的安養照護問題。
遊戲課上,開朗的淑玲是班裡的開心果。她和身旁同學都是極重度心智障礙者,智力與肢體能力受限下,得固定接受復健治療,如今還要多一項延緩退化的學習,因為心智障礙者老化速度比一般人更快,45歲就已經步入中老年。
瑪利亞基金會創辦人莊宏達:「四十幾歲我們是等於壯年的樣子,他們是已經呈現老年的樣子,因為他們(身體)功能很差。」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39萬名心智障礙者,超過45歲的就高達23萬人,在養老照護上更加棘手,也非現行長照制度能全面補足。
基金會執行長陳怡君:「(長照)它畢竟是為老人設計的,不是專門為智能障礙者來設計。」
例如沒有固定住所的心智障礙者,難以申請到宅的居家服務或日照中心,也就是說一旦家人無法照顧,他們便會落入無人照護的困境。為此,有社福機構推動「安老家園」計畫,希望為這群高齡心智障礙者打造一處能安心老去的地方。
基金會執行長陳怡君:「對我們來說怎麼去呼應家長的需要,還有家庭的需要,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64歲的瑞滄,兒時一場高燒,導致智力停留在7歲,現在由親姐姐峰貞扛起照顧責任,只是已年過七十的姊姊常擔心若將來自己不在了,瑞滄還能依靠誰。
瑞滄姊姊劉峰貞:「看到莊醫師他要建造一個安老家園,我覺得真的很感動。」
基金會創辦人表示,未來的安老家園不只提供食宿照護,更設計為社區型環境,心智障礙者能自主生活、與鄰里自然互動,讓他們不只是被照顧的人,也能在有尊嚴與陪伴中度過晚年。
高齡化的心智障礙者,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請鎖定周六晚間11點民視異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