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中心/李汶臻報導
台中某大學一名二年級的20歲李姓學生,因家境清寒,打算休學先去當兵,之後找工作先穩定家計後,再找機會復學。沒想到,校方發現李姓學生缺繳註冊,因此要求對方先繳還三分之一費用、1萬8千元,否則拒絕辦理休學。最終李生無力繳交,辦理休學卡關,返家隔日後竟選擇走上絕路。事件曝光後,引發輿論譁然,其中有不少人將砲口對準校方,質疑學校在個案處理程序上存在疏失;對此,一票同校學生卻一面倒逆風挺學校,並揪出一關鍵替校方喊冤。

李姓男大生身世坎坷,自幼父母失蹤的他為隔代教養,從小和弟弟一起由祖父母照顧,祖父母過世後改由外公、外婆照顧。但由於外公領有勞保,因此不在中低收入戶範圍內,李生只好白天上課、晚上去加油站打工賺錢;但因打工過度影響課業,再加上弟弟也是半工半讀,金錢壓力讓李生日前萌生先休學當兵,退伍之後賺錢貼補家用的想法。豈料,李生9月30日赴校方辦理休學時,卻被告知得先繳納1萬8662元,才能辦休學。

李生拿不出這麼多錢,但又不願麻煩外公、外婆,最後竟然選擇走上絕路。而人生的最後一刻他依舊心系家人,生前遺願則是留下手機給還在念高二、且半工半讀的弟弟,希望他能夠把手機拿去賣錢。據《自由時報》報導,痛失愛孫的李生阿嬤事後控訴校方,讓「孫子無法休學,也不能退學」,質疑學校以繳費「卡關休學」才讓孫子想不開。
針對憾事,校方回應稱,據教育部規定,學生在開學日後辦休學,就是必須繳交三分之一學費,且李同學在辦理休學程序時,也沒有透露有經濟需求,否則學校會啟動急難扶助金幫忙。但校方也強調,確實因沒有察覺「錯失協助機會」,未來會在學生資訊系統標示身分,並主動提供相關補助資訊。不過,對於校方回應李生的阿嬤並不領情,且拒收校方要在李生葬禮頒發榮譽畢業證書的提議。

針對眾多外界輿論質疑校方的說法,就有同校學生在網路上對此展開討論,其中竟出現一眾學生一面倒護航校方的言論。不少在校生認為,將錯完推給學校並不公平,並指出引發憾事的關鍵除「原生家庭」外,還有制度及資訊不夠流通,學生們留言表示:「這1萬8應該是壓垮駱駝的稻草,學校職員也只是照規定辦理,不知道教育部能不能放寬規定」、「繳不出學費只是最後一根稻草罷了」、「把所有錯都推給學校是不對的。社會上的補助(學校也是)並沒有義務主動通知弱勢相關優惠申請,但一定有公告相關資源,甚至網路上一找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