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放心喝!研究曝「光電板磨碎泡3月」不影響水質 烏山頭檢測也合格

  • 發佈時間:2025/10/17 18:00更新時間:2025/10/17 18:00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快新聞/放心喝!研究曝「光電板磨碎泡3月」不影響水質 烏山頭檢測也合格
烏山頭水庫。(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我國近年積極發展綠色能源,為朝「淨零碳排」目標邁進,尤其戮力調整發電結構。但轉型期間,勢必得持續接受外界放大檢視,之前「丹娜絲」風災毀損大量光電板、以及,近日烏山頭水庫的水面型光電板,都遭質疑可能影響水質。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今(17)親上火線掛保證,已經對烏山頭水庫的水質做過研究,並無任何異常物;另,即便是將光電板磨碎、浸泡水裡3個月,也不會對水質造成很大影響。

更多新聞: 快新聞/今明高溫炎熱!北海岸、宜蘭零星降雨 週末東北季風、颱風雙雙發威

彭啟明表示,其實全世界已有很多水面型光電場域,即便是超過1MW的案場都超過上百個,台灣則是在高雄鳳山、烏山頭、阿公店等地方蓋設。他指出,我國蓋設的案場都相對較小,頂多接近但低於10MW;若蓋設1MW大概需要1公頃左右的土地的面積,10MV則需要100公頃,而烏山頭水庫蓋的大概僅10公頃左右,佔據整個水庫面積約1.6%,「所以基本上不是很多」。

彭啟明接著稱,像是周圍的印度、南韓等國,甚至還有四五百MV以上的裝置容量,「所以我們非常關注,這些國家未來如何處理水面型光電?」。他強調,根據我國1月16日公告的環評職度,其實大家都能看得出來,與全世界對於太陽光電的環評制度相比,台灣的規範應該是相對嚴格。例如日本,大約要40MW以上、或佔地超過40至50公頃就需要環評,我們則是20MW、或15公頃以上山坡地就得環評。

至於水面型的光電要不要環評、該怎麼環評?彭啟明坦言說,目前為止,全世界對於水面型光電,確實還未有國家,提供一個很明確的指引;但他也表示,確實不能因為其他國家沒有,我們也就不要有。彭承諾,現在已經正進行研議,到底要多少面積是合理?

不過另一方面,針對有些人認為,任何小小一塊的光電開發,都必須經過環評,彭啟明則回應說:「基本上,全世界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他解釋道,做太陽光電有特殊的財務模型,如果過程得延宕很久、花很多錢及時間、加上做環評本身就是一道成本,這恐將讓整個太陽光電的推展進程變慢。

快新聞/放心喝!研究曝「光電板磨碎泡3月」不影響水質 烏山頭檢測也合格
環境部長彭啟明。(圖/環境部提供)

但彭啟明進一步澄清說,「也不是希望進成一定要很快,但我是期望能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也能做到讓太陽光電成功發展」。因此,制度面仍會以環境保護為優先,但同時亦會使用科學資料、並且盡可能取得社會共識,讓光電發展可以繼續往下走。

綜上所述,彭啟明指出,之後一定會啟動討論,關於水面型光電的環評認定標準。他接著說,因為過去有些實驗型的,希望先經過社會溝通、研究以後,再提出一個具體方案,這才是負責任的表現。彭啟明承諾,會盡快檢討相關環評制度,並希望於10月底匯集各界意見之後,盡可能先提出一個想法,讓各位能夠知道。

另外,關於水質檢驗,環境部則表示,自7月14日至9月8日針對嘉南地區滯洪池(含新庄等)完成5次檢驗,僅少數點位的砷、錳略高,研判與自然背景值相關;整體遠低於法規標準,未見污染風險。還有,社群關注的新庄滯洪池附近「紅色積水」,經現場查核後,認為應是土壤腐植酸所致,並非光電設施滲流;並且,災損光電板、浮具等,均已清除。

至於烏山頭水庫(含水面型光電設置區)的檢測結果則顯示,雖然天然有機質可能對比色法,造成了一定干擾,但各項指標物質多為微量、接近偵測極限,符合飲用水相關標準,不影響飲用水安全。環境部也指,近五年水庫透明度介於1.4至1.8公尺,屬台南各水庫前段水準,設置光電後未有明顯變化。

彭啟明亦補充道,甚至還有另一項研究,關注光電板毀損後可能對環境之衝擊。他說道,將光電板粉碎、磨碎,並與水混合一起後,就算浸泡3個月,再重新檢測水質,仍未發現很大的影響。

更多新聞: 快新聞/紅色警戒!花蓮立霧溪驚見堰塞湖 鄉公所急撤離2社區、東部電廠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