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上報
法新社調查發現,緬甸邊境的詐騙園區在遭受打擊行動後仍持續擴張,規模比以往更大,幾萬名勞工可能仍被迫在園區工作。衛星影像及AFP無人機顯示,緬甸多個詐騙園區快速重建,屋頂甚至出現大量未經授權的星鏈衛星天線。
法新社調查發現,緬甸邊境的詐騙園區在遭受打擊行動後仍持續擴張,規模比以往更大,幾萬名勞工可能仍被迫在園區工作。衛星影像及AFP無人機顯示,緬甸多個詐騙園區快速重建,屋頂甚至出現大量未經授權的星鏈衛星天線。
這些以「戀愛詐騙」和「割韭菜式」投資騙局聞名的園區,多由中國犯罪集團運營,並與緬甸地方民兵合作。即使中國、泰國和緬甸曾在今年2月展開聯合打擊行動,並營救約7000名勞工,這些園區仍在風頭過後迅速復工,凸顯跨國詐騙產業的持續猖獗及治理難題。
法新社(AFP)報導,衛星影像及AFP以無人機拍攝的照片顯示,在泰國與緬甸邊境的妙瓦底(Myawaddy)地區,多個戒備森嚴的詐騙園區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重建工作,並疑似大規模使用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服務。
這些因「戀愛詐騙」和「割韭菜式」投資騙局而聞名的詐騙中心,都由中國主導的犯罪集團運營,並與無法無天的緬甸地方民兵在「金三角」地帶合作。中國、泰國和緬甸政府曾施壓民兵,要求他們在今年2月「取締」這些詐騙園區,並釋放約7000名被迫在這些園區工作的「豬仔」。
來自亞洲、非洲等地的勞工向AFP記者展示了在園區內遭毆打留下的傷痕和瘀青。他們表示,曾被迫日夜工作,利用電話和網路實施各種詐騙活動。1名中國籍受害者孫先生(化名)曾被多個園區「轉賣」,最後在北京協助下獲釋,他向AFP提供了罕見的內部證詞,揭露園區內的運作情況。

衛星影像及AFP無人機照片顯示,打擊行動僅幾週後,多個詐騙園區的重建工作便迅速展開。(法新設)
1個屋頂可見近80個星鏈天線
1名泰國高階警官坦言,雖然各國政府已展開聯合打擊行動,但可能還有多達10萬人在這類園區內被迫勞動。這些詐騙園區自疫情後,沿著緬甸邊境陸續興起,通常像1個小型城市,四周有鐵絲網和武裝守衛。
衛星影像顯示,多個園區在打擊行動結束後的幾週內,便迅速重啟建設。雖然泰國政府切斷了網路和電力供應,許多園區屋頂仍迅速出現大量的星鏈衛星天線。在AFP拍攝的「KK大型詐騙園區」(KK Park)中,單一屋頂便可見近80個天線,顯示它的網路連線設備大幅擴張。
星鏈在緬甸並未取得合法授權,在今年2月的打擊行動前,它的使用量甚至不足以列入緬甸的國家網路服務商名單。然而,根據亞洲區域網路註冊機構APNIC的數據,7月3日至10月1日期間,星鏈每日流量都位居首位。星鏈服務在4月底首次出現在第56名。
加州檢方於7月正式警告星鏈,它的衛星系統被詐騙分子利用,但未獲回應。美國參議員哈桑(Maggie Hassan)也要求馬斯克採取行動。如今,她所在的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也已告訴AFP,已對星鏈涉入援助這些園區展開調查。
美國財政部指出,美國人是東南亞詐騙集團的主要目標之一,去年損失估計達100億美元,較前年增長66%。

KK園區的1棟建築物屋頂上至少有80個星鏈天線。(法新社)
多棟全新大樓在KK園區拔地而起
從打擊行動結束後,這些詐騙園區的「建設熱潮」讓人震驚。衛星影像顯示,在泰緬邊境、妙瓦底地區沿著莫伊河(Moei River)蜿蜒分布的約27個園區中,辦公樓和宿舍樓快速竄起。
短短7個月內,多棟全新建築物在KK園區拔地而起,主要入口的安檢站也大幅擴建,還新建了進出道路和迴旋道。衛星影像還顯示,他們至少新增5個河渡口,為泰國一側的中心提供運輸服務。
其中包括Shwe Kokko園區,美國財政部稱它是「臭名昭彰的虛擬貨幣投資詐騙中心」,與緬甸軍方有關,並長期由當地民兵「克倫民族軍」(Karen National Army)保護。
緬甸、泰國、中國與寮國交界的邊境地帶,也就是俗稱的「金三角」,長期是鴉片、安非他命生產及走私、非法賭博和洗錢的溫床。緬甸內戰和貪腐造成的權力真空,讓組織犯罪得以大幅擴展詐騙業務。
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報告指出,2023年,東南亞詐騙集團從受害者手中騙取約370億美元,園區內也被嚴格掌控。2月被營救的多數勞工表示,曾透過泰國被販運,遭毆打、酷刑逼迫工作,也有人被高薪假象吸引,但部分人是自願加入。
今年2月,中國在明星王興也遭拐騙到當地後,推動緬甸與泰國當局展開打擊行動。王星曾表示,自己被誘至泰國假拍戲,遭販入緬甸詐騙園區。9月,中國判處11名跨境詐騙集團成員死刑,另5人死緩。此案涉及以明家家族成員為首的犯罪集團,他們在緬甸果敢地區設立園區進行電信詐騙、開設賭場等犯罪活動。

莫伊河上的1個非法渡口,為妙瓦底的詐騙中心運送物資。(法新社)
私營救援只是另1種詐騙
AFP經過數月調查,揭示了這些詐騙園區的黑暗世界。這是1個冷酷無情的產業,不僅存在販賣勞工,也有以金錢協助勞工脫困的中間人。前人權觀察(HRW)緬甸專家馬蒂森(David Scott Mathieson)指出,園區內的工作涵蓋各個層級,從被迫奴役的低階勞工,到待遇優渥的高薪程式設計師都有。
中國長期警告民眾注意網路詐騙和誘騙工作,但仍有源源不斷的中國人失蹤,家屬的尋人行動甚至可能被另1種詐騙利用。
來自甘肅的方女士(化名)表示,她22歲的弟弟2月在雲南失蹤,很可能因經濟壓力而赴西雙版納,接觸金三角的邊境工作,結果遭誘入詐騙園區。她已向中國當局求助,但仍心焦不已。
許多中國受害者須支付贖金脫困,而這往往涉及另1層黑暗網路。方女士加入多個微信社群尋找失蹤的弟弟,曾與自稱私人「救援者」接觸,承諾方女士可協助她的弟弟脫困。
AFP聯繫十多位在中國社群平台(小紅書、快手)上自稱救援者的人士,多數曾在園區工作或自稱與走私者有聯繫。他們的報價從幾萬美元不等,視園區及欠款情況而定。有部分聲稱不收費,也有人公開表示會分潤給中間人。
自稱「中間人」的李超透露,他每個月能賺上幾千塊人民幣,他在柬埔寨安排營救行動,用租來的車護送受害者。他告訴法新社,這份工作收入豐厚,但「對我來說也有風險」。
事實上,這些私營救援產業反而讓勞工脫困變得更複雜。許多自稱「救援者」的人,本身就是騙子,收取高額費用卻未真正地提供協助。方女士也說,這些網路救援人員若不是騙子,就是收取天價費用,但最終往往無法成功救出人。有人甚至支付了上千元仍未獲釋,「他們聲稱有關係,但實際上只是另1種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