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量溪水猛灌下游的光復鄉,造成當地嚴重死傷;豈料,立霧溪燕子口日前也形成堰塞湖,使得外界相當關注是否也會溢流。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委季連成今(21)日前往視察後強調,「現在壩體很穩定、很穩固,沒有馬上潰堤或者現在溢流的現象」。
季連成受訪表示,他剛剛看完燕子口堰塞湖,目前總水量195萬噸,比原本175萬噸增加20萬噸,大概是因昨天下雨達30毫米的雨量導致,而目前水位還在上升,但現在的水量會隨著天氣好轉、台8線溢流,以及壩體正在滲漏情況下,雖離壩體上面還有2.94公尺,仍然水位會往下降,更會隨著雨勢大小上下浮動,大概降到4.5公尺就是常態。
此外,季連成提到,由於壩體都是花崗岩與頁岩組成,與馬太鞍溪的土石為主不同,因此,即便發生溢流的水,也不會有土石流的現象,「現在壩體很穩定、很穩固,沒有馬上潰堤或者現在溢流的現象」。
同時,季連成也說,明天中午會開標,邀請業者得標並開始施作,而模式則是開闢便道,透過挖到10公尺讓水溢流後,水位就會往下降,形成自己挖的溢流以及台8線的溢流,當降到台8線水位以下,台8線就可以通路,「再換個角度,挖完10公尺再換個方位往下挖10公尺,就會形成兩個溢流,水位就會更低,就會永遠保持常態」。他也透露,明天開完標後,廠商經過判定做施工計畫,就可以算出工作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