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李世宸、嚴文謙 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醫院周遭,常有人車爭道問題,不利老人家和輪椅族,北市交通局與地方里長合作,推出「台北交通安心行」,分別設置「標線人行道」、「實體分隔人行道」,並挖設8個機車彎,機車全面退出人行道,連出3招希望幫民眾改善就醫之路。
綠燈亮,行人通過,這裡是台北榮總第三門診出入口,立農街二段,輪椅族和行動不便的患者,經常要走這條斑馬線。行經車輛自動減速,因為人行道街角外推讓路口縮小了,換來的是行人安全多一分保障,過去這裡常出現汽機車搶快景象,醞釀劃設標線人行道的聲音,已經好多年,現在總算改善,連護理師都很有感。台北榮總護理師:「因為車流量很多,其實行人行走就不是這麼安全,現在重新規畫這個人行道,跟斑馬線之後啊,台北榮總護理師,就是對除了行人非常友善之外,我覺得就是,車流量的動線也比較順暢,對長者還有一些行動不便的,坐輪椅的族群都非常友善。」

北榮旁十字路口,也是交通安全改善重點,就在保一總隊前路段,也是公車轉彎的地方,北市交通局鋪設噴花人行道,更加設欄杆和路緣石,做出實體阻隔,宛如幫行人圍起一道城牆,動線更好走安全也升級。民眾:「我每天經過這邊,發現車流量都很快,柵欄坐起來之後,我發現那個車子跟行人,安全性就相對的提高,這個柵欄人行道做起來之後,路面整個變寬就不會人車爭道,推娃娃車在走的時候,也比較安全。」除此之外,人行道過去常常停滿機車,造成行人通行困難,交通局與當地里長配合,挖設8座機車彎,將機車停放區移出人行道,讓人行道更加寬敞。

東華里長袁大祥:「(以前)有很多機車違停靠在牆邊,輪椅娃娃車要經過都非常困難,你看現在人行道大概寬兩米,行人走得比較安全,而且我們也設置了標誌,在人行道上面,如果是違規停車的話,就可以直接拖吊,保護行人行的安全。」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北市交通局執行「台北交通安心行」醫院專案,先改善榮總周邊交通,保障患者就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