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黃于庭、謝宛錚報導
台中梧棲某養豬場傳出非洲豬瘟陽性案例,除已預防性撲殺剩餘195頭豬隻之外,全國豬隻從22日起禁運禁宰5天,也暫停廚餘養豬,各縣市政府均嚴陣以待。對此,市長陳其邁今(26)日指出,廚餘在傳播鏈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他向行政院建議,推動飼料養豬相關機制;同時呼籲禁令解除後,應加強監控市場波動,並補助豬農損失。
陳其邁表示,現在禁止餵廚餘,去化管道包括焚化爐、堆肥、掩埋;換句話說,廚餘不會成為未來養豬的飼料,再傳染給其他豬隻,基本上也不會造成另一波感染,加上禁宰、禁運又延了10天,加上原先禁令5天,總共15天,等於病毒潛伏期,要是期間未有豬隻發病,意味著傳染到此為止,梧棲僅是個案。
陳其邁指出,他今天也向行政院說明兩個重點,一個是溯源,便可知梧棲豬隻感染,到底是從廚餘,還是從報章媒體所報導的清潔隊,有可能是進口肉品進到廚餘處理系統,傳播鏈造成豬隻感染。
若是如此,陳其邁認為,若疫情屬於單一案件,那邊境管理還要持續強化。像是越南某些豬肉製品屬於生食,或是其他國家有不同肉品處理方式,可見針對邊境的管控非常重要;另網路團購部分,也都還要再加強。
陳其邁強調,廚餘在傳播鏈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特別向行政院建議,2019年至2021年,日本福島對於豬農的廚餘餵食、飼料養豬,都有相關補助措施,像是飼料成本、餵食系統、廚餘管理機制,期盼行政院繼續推動原先政策。

「那廚餘怎麼辦呢?」,陳其邁直指,應該得強化廚餘再利用,除了上游減量、下游再利用,相關管道都必須加強,例如生質能發電,1度可賣到7元,太陽能發電大約4至5元,而廢棄物發電1度僅3元,因此其售電成本很高。
陳其邁提到,希望廚餘去化管道可以更多元,讓各縣市政府從廚餘轉換成飼料養豬,流程會更順暢。同時,他也喊話中央,這15天豬農改以飼料養豬,會多出許多成本,15天後禁宰令解除,豬隻數量也會增加,造成市場波動,呼籲行政院加強監控,也拜託補助豬農損失。
不僅如此,陳其邁更責成農業局,肉品市場必須穩定價格,相關替代肉品如雞肉、牛肉,或是其他製品,也務必監控供需狀況。此外,學校營養午餐不能供應豬肉,其他肉品同樣得符合安全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