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中心/王靖慈報導
海巡署艦隊分署業於昨(1)日舉辦「嘉義級巡防艦第4艘台北艦成軍暨高緯度遠洋巡護船第1艘命名下水聯合典禮」,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也特別將高緯度遠洋巡護船「西拉雅號」命名緣由脈絡、4000噸級巡防艦最後一艘「台北艦」成軍發布臉書。

管碧玲表示自己一直期待能夠用原住民族的族名來為海巡艦艇命名,今天終於實現。第一艘是2000噸級高緯度巡護船,在今天,經由總統命名為「西拉雅號」了!今天心情是激動的。並在致詞中這樣說:今天即將命名的新艦,將採用我國原住民族群中的平埔族群名稱。這樣的命名,是對臺灣土地最深的敬意,也是對歷史記憶的定錨。平埔族群長久以來默默耕耘這片土地,他們的文化、語言與故事,是臺灣文化溯源的重要根基。在新艦上以他們的族名為名,象徵我們將這份台灣文化的根,延伸到海洋的每一道浪花之上。這不僅是一個命名的決定,更是一種價值的實踐——以台灣文化為榮、以台灣歷史為師。這次命名,背後蘊含了長久的社會努力,是歷經三十餘年的奮鬥,從街頭倡議、地方認定到司法釋憲,終於迎來《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的通過,讓被遮蔽的名字重新被國家承認的過程。在這條漫長的路上,萬淑娟女士的身影令人動容。她代表族人提起訴訟、推動釋憲,以三十年的堅持讓平埔族的聲音被聽見。2022年釋憲案通過時她曾說:「這道光~~照亮所有平埔族的未來。」這份光,象徵了族人對文化與身分的堅定守護。我們今天特別邀請萬淑娟女士為新船擲瓶下水,代表我們對她「堅定守護」的精神,表達最高的敬意!同時,我們也要感謝賴清德總統。在他擔任臺南市長的任內,他以明確的政治意志,率先將我們用來命名的這個美麗族群列為「市定原住民族」,並多次公開呼籲中央政府承認這個美麗族群的原住民族身分。他曾說:「這個美麗族群正名,不只是行政問題,而是人權問題。」強調「正名是人權,也是尊嚴」。他的決心,奠定了中央改革的基礎。

她表示:當時賴市長的這句話,成為政策與法制轉變的重要起點。地方的決心,促成了中央的改變;市府的行動,開啟了國家的反思。賴市長的決心,奠定了中央改革的基礎;賴總統的堅持,迎來了《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的通過。不只是平埔族運動,這一年半的領導也一樣,賴總統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堅持可以改變命運,信念可以實現正義」這樣的精神,也正是我們海巡同仁面對挑戰最需要的信念。在中國對我國持續進行灰色侵擾與壓力的時刻,只有堅持信念、團結一致,才能守護台灣的尊嚴與安全。我也要藉此機會,向全體海巡弟兄姊妹致上最深的謝意。你們是海上最前線的守護者,是這片藍色國土最值得信賴的力量。4000噸級造艦計畫的成功,與新一代遠洋艦的啟動,不僅展現技術的進步,也凝聚了國家意志與人民信念。

最後管碧玲說到:4000噸級巡護船最後一艘「台北艦」成軍,加上第一艘2000噸級高緯度巡防艦命名,兩個造艦計畫承先啟後,藉由這些計畫,我們要邁向總統指示的「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也要做到:在風浪中堅守、在挑戰中前進、在信念中團結。我熱愛文化工作,之前用台灣芭蕾舞團的舞蹈,辦理三艘艦艇的除役典禮,今天邀請西拉雅文化復振的Onini合唱團開場表演,並且命名「西拉雅號」,在緊繃嚴峻的防衛體系,植入文化洗禮,心中特別多一層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