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顏一軒、魏熙芸報導
民進黨台北市長初選擬參選人吳怡農今(5)日接受廣播節目時,拋出「領頭雁」的新概念,他認為,政治圈常被提及的「母雞帶小雞」效應,應該以上述觀念來取代,或用車隊來形容市長、議員候選人與議會的關係。另,吳也不諱言,台北市當然是民進黨的艱困選區,但要取得大眾的信任,不是跑柱仔跤(樁腳)、跑攤能達成的。
吳怡農今早登上廣播節目專訪,並於會後接受媒體聯訪。吳怡農指出,他在廣播提及的就是「母雞帶小雞」效應;他認為,身為市長候選人,跟議員候選人、議會黨團間的關係不是「母雞、小雞」的關係,這太不尊重議員。
吳怡農強調,每位議員都是經驗豐富,他們長期以來在經營自己的選區在做選民服務,每一位當選都是靠自己的實力,自己跟大家更像是一個夥伴關係,因此剛剛才會提到「領頭雁」、團隊合作的比喻;如果用騎車的概念,也可以用「車隊」來形容,有時有人在前面破風,累的時候換另外一個人,大家都是這個團隊的一員。
他喊話,大家應一起解決市民朋友最核心的問題,自己參選的原因就是台北市的進步不能再等待,不是希望北市更好,而是一定要更好;而做到這件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投入選舉,帶著他不同的經驗,包含於企業、國際金融、社會韌性、基層建立的社會網絡等層面,「我看到的一切,(會將)非常不同的經驗帶進市府」。
吳怡農說,這也是台灣政壇可以有的更多視角,更多元的人生經驗,畢竟政治就是處理民生議題、大家的事情,對於社會現實如何運作,有愈多的熟悉度與認識,身為民代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他不諱言,台北市對民進黨當然是艱困選區,但民進黨在台北市也曾贏過市長選舉,不管是他們所支持或黨內所提名的候選人,所以是贏得了的,但要如何勝利,就必須擺脫傳統政思維,去接觸廣泛的社會大眾,這也是為何議題這麼重要。
最後,吳怡農表示,要贏得台北市長的選舉,要爭取社會大眾的信任,不是跑柱仔跤(樁腳)、跑攤能達成的,而是必須重新建立民眾對政治的信任,透過主張、作為與施政藍圖來說服,告訴大家這些對市民的日常生活會有幫助的,這是他們的任務,也是為何這週他已開始舉辦客廳會,「因為我們就是要回到現實面、回到基層,面對面地跟選民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