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陳佳侖 、蔡明政 台北報導
台北市交通局宣布,北投福星公園地下停車場,今天正式啟用,11/6到12/1提供市民免費使用,此外,停車場也完美結合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不僅1:1實景打造,真實的道路環境,還設計交通安全五大關卡,讓小朋友們在遊戲中,學習正確的交通觀念。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帶領眾人一同剪綵,北投福星公園地下停車場,6號中午正式啟用。
台北市副市長 李四川:「我們底下也做了425個停車位,那旁邊的綠地大概也可以做滯洪池,除了提供給公園使用以外,在防洪上面也可以做到這個蓄洪池的功能。」
以科技與環保為設計理念,不僅能滿足地方停車需求,更與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完美結合。

老師:「走我們跟著卡比巴拉。」
小朋友們排隊過馬路,現場以1:1打造,行人穿越道,自行車道、路口號誌、公車候車亭等多元設施,還有客運業者捐贈的大型巴士,讓小朋友親自體驗駕駛視角,與行車死角。
小朋友:「要停看聽想,車子有車子要看的紅綠燈,小朋友,行人要行人要看的紅綠燈。」
小朋友:「紅人的時候不能過,綠人才可以過,然後車子有來的時候不能過。」
小朋友們從遊戲中學習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北市交通局也特別規劃,「穿越路口這樣走」、「視野死角與內輪差」、「公車等待與招手」、「自行車人行道安全」及「自行車車道安全」等五大主題關卡,實踐"人本教通,從小扎根"。

社子國小校長 羅宇玲:「那可以讓孩子更真的體驗到,說不是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而是透過像來這邊的一個實際的體驗學習。」
台北市交安科長 鄭麗淑:「交通局跟停管處還有公園處合作,將交通安全教育及停車服務,以及社區綠化合為一體,讓人本交通可以從小扎根以外,也可以讓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實踐跟體驗學習交通安全觀念。」
此外,公園設有全市首座可實際騎乘的「自行車練習場」,提供安全空間培養正確騎乘觀念,還有交通標誌翻翻樂,人氣IP「柴語錄」傳遞正確的交通知識,讓交通安全學習更生動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