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顏一軒、魏熙芸報導
輕颱「鳳凰」海陸警齊發,但移動緩慢且有南偏趨勢,預計明 (12)日傍晚左右登陸高雄或屏東,後(13)日清晨從台東附近出海。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朱美霖今(11)日說明,「鳳凰」登陸後預計朝東北方向移動,惟因受台灣地形影響,結構遭受破壞後快速減弱,大致以「輕颱」等級接近;而上陸至出海的期間,恐快速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並朝東北繼續移動。
朱美霖表示,氣象署持續針對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過去一段時間,「鳳凰」有開始往東北轉向的趨勢,有稍微減弱一些,不過近中心最大風速仍有每秒28公尺,七級風暴風半徑目前沒有縮小,還是在220公里左右。

朱美霖說,未來它會開始往東北的方向持續前進,接近到台灣的西南方近海,雖然颱風北上過程中強度有逐漸減弱,暴風範圍也有稍微縮小的趨勢,不過對台灣近海與陸地的威脅,還是「不容小覷」。

朱美霖提醒,海陸警區域並未改變,海上包含台灣海峽、東南部海面、巴士海峽、東沙島海面;陸警區域則包含南高屏地區與台東;此外,宜蘭地區也有超大豪雨影響的情形,是降雨警戒區域。

從颱風路徑潛勢預報圖可見,朱美霖指出,在「鳳凰」大致會在明日傍晚至晚間左右,非常接近台灣西南沿海,可能在屏東、高雄這一帶登陸;登陸後預計朝東北方向移動,預計13日清晨左右就會從台東附近出海,也因受地形影響結構遭受破壞,會比較快速減弱,因此在接近的過程大致以「輕颱」程度為主。

她也說,「鳳凰」上陸一直到出海這段期間,可能就會比較快速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隨後持續往東北方向移動,就會再進一步變為溫帶氣旋,所以在13日清晨之前,民眾都要多加留意颱風為台灣所帶來的風雨,以及浪的影響。
記者會後追問,「鳳凰」登陸後恐直接變成熱帶性低氣壓,海陸警是否直接取消?對此,朱美霖說明,因為氣象署發布的是颱風警報,如果颱風因為台灣的地形比較明顯減弱,可能就會變成熱帶性低氣壓或一般低壓,若颱風影響不存在,就會解除警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