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中心/周孟漢報導
台北市1名80歲劉姓婦人長年照護患有重度小兒麻痺的52歲么子,疫情期間因確診住院身心俱疲,又擔心自己年事已高、過世後無人照料兒子,在2023年5月以膠帶封住兒子口鼻致其窒息身亡,今年5月判決出爐,台北地院依家暴殺人罪減刑輕判劉婦2年6月徒刑,並在判決書中建請總統特赦,目前案件進入二審階段。對此,知名律師劉韋廷有感而發,指出母親的1舉動「那是一份愛,也是一份絕望」。

回顧整起案情,根據判決書內容,劉姓婦人多年負責么子照護,甚至賣房支應醫療費用,自己也因照顧過程受傷、身體欠佳。案發當天,看護離房後,她將塞滿一萬元的紅包袋置么兒口中,再以口水巾及膠帶封住兒子口鼻致其窒息。看護發現時林男已明顯死亡,劉婦在旁不停哭泣。她供稱擔心自己離世後無人照顧兒子,決定「一起解脫」。

台北地院審理時,依自首及「情堪憫恕」減刑,但因案發時年齡未滿80歲,無法再減刑、也不符緩刑條件,最終判2年6月徒刑。法官指出,本案動機特殊、再犯可能性低,實刑執行並無必要,但為避免造成錯誤社會觀感,建請總統依赦免法特赦。

眼看案情如此悲痛,知名律師劉韋廷13日則在臉書以「一個母親,五十年的愛與最後的無力」為題發文,坦言看到這則新聞時,心裡很難不被震撼,並指出這位母親在照顧癱瘓兒50年後,終於在某個清晨,做出她這一生最痛苦的決定,認為無法再照顧,將裝有1萬元現鈔的紅包袋塞進兒子口中,用口水巾摀住口鼻後纏繞膠帶,兒子窒息。

劉韋廷認為,這位媽媽的舉動並不是冷血,「而是心碎」,表示她給兒子紅包的舉動,「像是最後的道別,那是一份愛,也是一份絕望」。看到法官輕判兩年六個月,還建請總統特赦的舉動,讓身為律師的他深深讚同,「這不是一場罪,而是社會安全網的破口,是照顧者支持系統的缺席」。最後,他表示「我們不能只在悲劇發生後流淚,而應該問:在她崩潰之前,有沒有人伸出手?有沒有人願意陪她一起面對?」,強調台灣的高齡化、長照問題,「不只是政策,而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希望這不只是新聞,而是一個社會的警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