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花蓮縣最近頻遭風災重創,近日鳳凰颱風再挾豪雨狂炸,使得不久前才因堰塞湖溢流、躍登全國新聞版面的花蓮馬太鞍溪,再次發生溪水暴漲;進而導致11月10日傍晚起,就有龐大泥流不斷沖進萬榮鄉明利村,摧毀許多居民的家園。事後,外界質疑水利署的聲浪不絕於耳,認為釀災原因,就是未事先防堵好堤防末端。不過,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今(15)視察災區時,大力為水利署緩頰,甚至認為不應太過責備。
季連成受訪時直言說,他想替水利署署長帶領的團隊「持平講幾句話」;他說,大家首先可思考一個問題,為何這次風災,光復鄉上次迅速搭建的2860公尺堤防,沒有遭到破壞、甚至也讓光復鄉這次根本免於受災?因為工作重點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疏濬,季連成大讚,馬太鞍溪下游的濬深工程做得很快,已經做出長800公尺、寬60公尺、深5公尺的深水槽,「讓水下來之後,能按照深水槽往下流」。
至於第二段工程,季連成繼續說明,就是修築2860公尺的堤防;而這道堤防還打造3城防線,第一道防線是消波塊,也就是頂塊、然後是太空包、最後則是土堤,甚至還用鋼網與水泥固化,這些工程全都需要時間。

不僅如此,季連成還表示,前陣子花蓮縣府也不斷提出,馬佛溪、花蓮溪都有疏濬需求;因此,水利署、九分署及他們的團隊,都將重心擺在這幾處。至於明利村的部分,季連成則說,他當初其實也有指導水利署,偕同明利村村長視察;現場有發現河床位置高、與邊坡已經平起,但因為仍有涵管便橋協助疏濬,故判斷暫時無太大的立即危險,才決定放到後面再做,這是先後順序的問題。
季連成說,這次雨勢如此之大,水沖下來以後,涵管便橋竟然直接被堵塞、被沖毀,才導致上游水位提高。因此季連成認為,這次的災害,主要肇因於上述意外,故他也接著說:「我覺得要持平地講,水利署這次為了政府、為了馬太鞍溪的疏濬及堤防建設,其實真的已經居功厥偉,應該沒什麼好去責備的!」。



















